國發會通過「桃園鐵路地下化」千億規劃案

薛宜家 蔣龍祥 林志堅 陳信隆 / 桃園/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發會通過了桃園鐵路地下化的綜合規劃案。將耗資千億打造五座新的通勤地下化車站,而在經費部分,是由中央負擔75%、地方25%,預計2030年全線通車。

台鐵內壢車站旁這個平交道,一轉彎就是上坡,緊鄰大馬路,車來人往,當地民眾說,通勤時間視線死角多,非常危險,在地人早就在期待鐵路地下化。有民眾說:「有時候反應不及,那個鐵欄杆柵欄下來會煞車不及。」、「內壢現在最近幾年都很繁榮,所以人口快速的增加,有必要(地下化)。」

國發會周一宣布通過交通部提報的「桃園鐵路地下化」綜合規畫方案,除了桃園、內壢、中壢等3座既有車站外,增設鳳鳴、中路、永豐、中原、平鎮等5座通勤車站,全長17.95公里,總經費1047.1億元,由中央負擔75%,地方負擔25%,施工期間,台鐵原有三座車站會持續營運。

交通部鐵道局副局長伍勝圓表示:「綜合規畫核定之後九年,既有的車站,也就是原來的桃園站、內壢站、中壢站會轉為地下,那另外五個通勤車站則在第十年的時候會啟用。」

桃園鐵路從高架化轉為地下化後,因施工期程拉長,將會影響桃園捷運的規畫,延後桃捷新增車站通車時程,而桃園鐵路地下化的經費上千億元,七成五由中央買單,學者認為不但違反財政倫理、也不符合審查作業要點。

淡江大學運輸系教授張勝雄表示:「新增的(地下化)計畫內容當然是要由要改變的這個人來負擔,怎麼可以說我現在要求要改變,那我改變以後新增的費用還是要中央來負擔,這個是不合財政的倫理。」

交通部長林佳龍指出:「交通部後來在鐵路立體化,在大概2012年間左右有訂定一個審查辦法,可是他這個案子是更早的時候所以就用專案審查。」

桃園鐵路地下化過去爭議不斷,交通部強調,桃園鐵路地下化,是桃園鐵路高架化的替代方案,是以專案審查的方式通過,現在拍板定案,交通部和桃園市政府立場一致,希望能解決當地交通瓶頸問題。

1593433272c.jpg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