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氣候暖化 衝擊瑞典薩米人放牧馴鹿

對於瑞典薩米人來說,比起疫情還有讓他們更擔憂的問題。受到全球暖化影響,瑞典的冬天變得愈來愈暖和,依靠放牧馴鹿維生的薩米人原住民表示,現在他們得花更多成本尋找馴鹿的食物。

瑞典波羅的海沿岸的森林裡,這群馴鹿正在尋找牠們在冬天可吃的地衣和苔蘚。負責放牧牠們的薩米人原住民,包辦這群動物的旅程,憑著著豐富的野外知識,讓馴鹿們即使在嚴寒季節也能飽餐一頓。但是氣候變遷卻開始威脅他們既有的生活方式。
 
異常高溫導致地表結凍和解凍不斷交替,這讓雪地下方形成堅硬的冰層,馴鹿難以向下挖掘地衣食用。現在薩米族馴鹿牧民必尋找新的放牧地點,才能讓這些馴鹿免於挨餓,不但花錢、花時間,同時也消耗了牠們的緊急用糧。牧民瑪格麗特表示:「現今最大的問題是氣候變遷,因為我從父親學到的知識和他從他父母親學到的,現在已經不一樣了,短短10年的時間,天氣已變得如此不同。」

這群牧人決定擁抱科技,利用無人機追蹤馴鹿,同時讓牠們保持前進。雖然看似積雪厚重,今年卻是不尋常的暖冬。瑞典北部部分地區,1月甚至出現比平常高出攝氏10度,伴隨罕見的低降雪量。降雪不足難以搭乘雪撬或滑雪,卻剛好讓牠們可以從空中觀察鹿群。薩米族牧民丹尼爾說:「因為氣候變遷只能這樣做,如果是正常的冬天,有著一公尺以上的積雪,我們根本什麼也不用做。」

在瑞典北極圈上方的約克莫克,薩米人每年都會來這開設冬季市集。今年年輕的社運人士與環保少女桑柏格舉辦氣候罷工,就氣候變遷對社區的衝擊發表演講。一千多年來,薩米人在挪威北部、瑞典、芬蘭以及俄羅斯放牧馴鹿群。他們的人數推估約有8萬到10萬不等。一般認為,瑞典約有2000位薩米人,直接仰賴放牧當地25萬隻馴鹿為生,任何環境衝擊對他們來說,感受都會更加強烈。

約克莫克博物館研究員亞倫森表示:「這對整個社區和市政當局,就文化層面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馴鹿肉是重要的產品,在一般商店、餐廳都找得到,所以其實許多人的生計都間接與牧養馴鹿有關。」

馴鹿為一代又一代的薩米族牧民提供肉源和毛皮,是生計來源,更是重要的文化資產。如今這些牧民擔心,這樣的生活方式是否還能留傳給下一代,還是隨著難度和成本提高而逐漸消失。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