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光州事件40年 文在寅:抗爭精神留典範

南韓光州事件昨天滿40周年,不過受疫情影響,紀念規模縮小,總統文在寅強調,光州抗爭者的精神留下典範,他全力支持找出仍未揭露的真相。

穿著黑色或白色的衣服,沉默聽著音樂演奏,南韓518光州事件滿40周年這一天,照常舉辦紀念活動,但受疫情影響,規模縮小許多。這場紀念活動的地點,就是40年前光州抗爭者被殺害的地方。南韓總統文在寅也到場向遇害者致敬,「(光州)精神仍和我們每個人同在,已成為我們對抗新冠病毒,為世界樹立榜樣的能量。」

1589864533k.jpg(圖/美聯社)
 
文在寅承諾全力支持調查光州事件。1980年5月18號的光州事件,是南韓邁向民主化的一段關鍵過程。它的背景,是軍人出身的全斗煥,在前總統朴正熙1979年遇刺身亡後,發動政變奪權,引爆抗爭。但全斗煥卻下令戒嚴,還在1980年5月18號,派兵鎮壓光州抗爭民眾,雙方發生10天的暴力衝突。知名電影《我只是個計程車司機》,就是改編自光州事件。

這起事件成為南韓的歷史創傷。官方報告指出,光州事件有160人遇害,包括警察和軍人,超過70人失蹤。但社運人士認為,被害人數比官方數字多出3倍,而有些失蹤者,至今連遺體都找不到。光州事件失蹤者親屬崔貞子說:「(受害者)臉上都是鮮血,我沒辦法用言語形容,臉都看不出來是誰了。」

518民主化運動首爾紀念活動負責人崔溯東指出:「前總統全斗煥因政變受到懲罰,但他一直迴避下令開火及大屠殺市民的責任。」

全斗煥1996年因叛國和貪汙被判死刑,但上訴後改判無期徒刑,後來獲總統特赦。支持調查光州事件的運動人士,只有找出真相,才能確保悲劇不再重演。但保守派人士卻認為,光州事件是北韓煽動的派亂。兩派持續拉鋸,在轉型正義這條路上,南韓仍遭遇很大的阻礙。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