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悠瑪事故事實資料報告出爐

薛宜家 彭耀祖 SNG / 新北市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運安會今天上午發布普悠瑪事故事實資料報告,確認司機員在翻車時確實超速,翻車前試圖拉下電門降速但來不及,另外也確認列車在上一趟出車早就有故障訊號,只是前一位司機員並未察覺也沒有回報。

2018年10月21日,普悠瑪列車在宜蘭新馬站翻覆出軌,釀成18死,運安會以航空事故調查模式來蒐集事實資料,再利用動力學模擬軟體,證實列車因高速,幾乎是同時出軌加上翻覆,當時時速140公里,司機員翻車前一秒試圖減速但已經來不及。

運安會鐵道專業小組召集委員李崗說:「事實上你看他電門把手,在翻車前一秒鐘,因為他那時候其實已經看到列車在動在晃,因為它右側先浮起,所以其實他只剩一秒鐘,他拉這個電門把手拉下來,拉下來這個車子這麼大的量,其實車速是無法馬上減下來的。」

當下列車超速,但是為何導致要再進行後續分析,而這輛事故列車在前一趟任務就出現故障訊息,但前一位司機員並未察覺也沒有回報,導致樹林調車場在「仍有備用列車」狀況下,仍按照原定調度,派出事故列車,在下午兩點五十分由樹林站發車,運安會調查發現,事故列車四組主風泵,只有兩組有作用,導致過熱時速上不來,但司機員當下不知道車為何故障,一路都試圖排除,甚至關了ATP。

運安會鐵道調查組組長林沛達表示:「因為在系統設計的時候,如果ATP隔離(關閉)了,你的螢幕顯示的訊息,就會出現這種ATP故障,但是我們認為機械面上是有誤導的可能性。」

關閉ATP螢幕卻顯示ATP故障,運安會認為這可能誤導司機員,進行錯誤的障礙排除,設計缺失也是未來建議改善事項,運安會表示,這是國內首度以航空規格來調查鐵道事件,在發布事實調查資料後,會再與專家學者進行分析與討論,預計完整報告,將在今年八月出爐。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