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研院「快篩檢測儀」準確率9成 拚7月量產

張君豪 / 新竹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在快篩試劑傳出好消息,工研院完成研發利用核酸分子檢測的「快篩檢測儀」,只要1小時內就可檢測出來,準確率更高達90%,預計7月能夠進行量產

將採檢到的病人檢體放入試管裡,再放入檢測儀器中,約30分鐘到一個小時就可知道病人是否確診,讓原本至少需要48小時,大減變1小時,還能更早掌握感染者在症狀未發生的潛伏期,檢測出是否帶有病毒。
 
工研院院長劉文雄說明:「大概在一個小時內,包括前處理大概20分鐘,我們檢測時間大概40分鐘,整個檢測時程大概差不多一小時,就可以知道它是陽性還是陰性。」

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長謝博軒表示:「很期盼可以看到這個系統可以早點上市,經過雙方合作,因為不論是台灣需要,全世界都非常需要這系統。」

工研院表示這項技術,準確度達90%以上,而且能在感染的初期就可找出病毒。且這套設備重量僅600公克,比傳統檢測儀器相差57倍,更方便做檢測。工研院生醫所所長林啟萬說:「在利用核酸放大的機制下面,可以達到快速、高靈敏度早期檢測的目的,我們利用試劑開發,跟我們最小的PCR的機器開發結合在一起,可以達到行動檢疫目的。」

快篩檢測儀器目前全台共有10台,預計6月底發送醫療院所使用,未來可望在7月量產,提供第一線防疫人員更精準快速的檢測與防護。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