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於日本的膠囊旅館,廉價又方便,近年來也逐漸拓展到其他國家,像是觀光大國義大利,現在也出現了第一個膠囊旅館,遊客認為,這種設計充滿了現代感,是比青年旅館的大通鋪更有隱私的新選擇。 全義大利第一家膠囊旅館,在米蘭市區這條安靜的巷子裡開張營業了。旅客在櫃檯用電腦輸入登記付款,掃描指紋打開膠囊艙,一切科技自動化。上下排各四個格子,一間可以睡八個人,每個膠囊長度兩公尺,寬度高度都是145公分,裡面有密碼鎖置物櫃,插座與網路一應俱全。旅客安頓之後可以到公共區域小坐,跟各地而來的旅客輕鬆交流,旁邊有浴室、洗衣間、開放廚房,方便的交通與社交氛圍,讓旅途變得輕鬆。 住客溫奇說,「這裡就像一個家,什麼都有,有浴室、廚房,更好的是一直有人進進出出,所以你會一直遇到新的同伴,不會感覺自己孤單一人。」 克羅埃西亞籍住客庫普勒薩寧也說,「這是一種很新式、具有未來主義風格的東西,特別是它的房間,你像是睡在一個盒子裡,又有更多的隱私。」 在這裡住一晚價格是19歐元,合台幣六百多塊,還包含早餐。不過如果是在一房難求的米蘭時裝週期間,價格就要飆上150歐元,折合台幣將近五千。 米蘭是義大利北部經濟重鎮,以深厚的歷史文藝氣息、足球隊與大教堂聞名於世,原本就是熱門的觀光城市,2015年舉辦世界博覽會以來,旅遊業再掀一波熱潮,遊客人數從2011年的420萬增加到2018年的680萬,其中65%是外國人,加上2026年即將主辦冬季奧運,更是觀光利多,業者看中住房需求,不但引進膠囊式住宿,還準備大舉擴張。 膠囊旅館業者執行長萊托表示,「從預訂數字來看需求很高,我們的目標是明年拓展到杜林,我們已在當地取得第二家旅館,在商業夥伴的協助下,我們的目標是在全義大利跟歐洲各地拓點。」 旅遊部落客薩巴提妮說,「我認為這是一個成長中的概念,或許起步有點晚,因為它已經存在歐洲好幾年了,但概念正在擴張。」 日本是膠囊旅館的發源地,最早是為了方便應酬喝得爛醉,或錯過最後一班電車的通勤族,因此多數聚集在車站周邊。這個概念日益擴張,已經跨足海外,歐洲城市包括巴黎、慕尼黑、阿姆斯特丹也是先驅者,不過多數位在機場周邊,這次義大利業者雄心勃勃,要在市區跟機場都大量設點,希望成為業界領頭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