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尾燈」進化 可投射文字提醒後車狀況
王龍韜 / 台中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民眾在開車時,碰到對向車燈太亮,或者是後方車輛太靠近等狀況,很常會使用閃燈或者是按喇叭溝通,可能造成行車糾紛。因此學界和產業界合作,開發行車溝通系統,可以把事先輸入的文字訊息,投射在地上。讓後方車輛可以清楚接收,但外界還是有行車安全疑慮。
Baby in car,大大的文字投影在地面,後方駕駛人馬上就知道,前方車輛想要傳達的訊息。如果遇到後方車輛錯開遠光燈好刺眼,不知道要怎麼跟對方說,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後方駕駛人注意。這套視覺擬真的裝置,還可以據時間判讀自然光,來調整投影亮度。中興大學精密所教授韓斌說:「它有一個視覺擬真功能,我們講說,它是不是可以在車的尾巴,它的後部做一個投射裝置,把你想要告訴它的資訊投射在地面上,就告訴它說你現在可以把你的遠光燈關掉,或者你可以保持安全距離,甚至於告訴他我車裡面有小孩,車速沒辦法太快。」
不過在車後方的地面上投影出文字,汽車專家質疑,會對後車行車視線造成影響,有安全疑慮。台北城市科大機械系講師謝騰輝表示,「運用這個投影技術在地面上跟其他駕駛作溝通,我認為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方式,因為我們駕車的視線還是盡量要看向前方及遠方。如果是看向你車頭前方的地面的時候呢,你的視野就不夠深遠,那時候就很容易錯失了辨識這個行車危險的一個機會。」
雖然團隊強調燈具投射,是藉由擬真系統與光線投射強弱區域的控制,降低對周圍車輛的影響,減少超車過程的誤解,以及誤開遠光燈刺眼的行車風險,相關的技術在歐洲已經進入市場化階段,但同樣有法規適用及肇事責任歸屬爭議。這些都是研發團隊把新科技導入汽車市場時,必需面對的問題。
Baby in car,大大的文字投影在地面,後方駕駛人馬上就知道,前方車輛想要傳達的訊息。如果遇到後方車輛錯開遠光燈好刺眼,不知道要怎麼跟對方說,也可以用這樣的方式來提醒後方駕駛人注意。這套視覺擬真的裝置,還可以據時間判讀自然光,來調整投影亮度。中興大學精密所教授韓斌說:「它有一個視覺擬真功能,我們講說,它是不是可以在車的尾巴,它的後部做一個投射裝置,把你想要告訴它的資訊投射在地面上,就告訴它說你現在可以把你的遠光燈關掉,或者你可以保持安全距離,甚至於告訴他我車裡面有小孩,車速沒辦法太快。」
不過在車後方的地面上投影出文字,汽車專家質疑,會對後車行車視線造成影響,有安全疑慮。台北城市科大機械系講師謝騰輝表示,「運用這個投影技術在地面上跟其他駕駛作溝通,我認為是一個比較危險的方式,因為我們駕車的視線還是盡量要看向前方及遠方。如果是看向你車頭前方的地面的時候呢,你的視野就不夠深遠,那時候就很容易錯失了辨識這個行車危險的一個機會。」
雖然團隊強調燈具投射,是藉由擬真系統與光線投射強弱區域的控制,降低對周圍車輛的影響,減少超車過程的誤解,以及誤開遠光燈刺眼的行車風險,相關的技術在歐洲已經進入市場化階段,但同樣有法規適用及肇事責任歸屬爭議。這些都是研發團隊把新科技導入汽車市場時,必需面對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