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太空總署NASA,上星期把一群普通老鼠,跟一群基因改造過的「超級肌肉老鼠」送上太空。牠們要在國際太空站生活一段時間,幫助科學家了解無重力狀態下,肌肉骨質的流失,以及其他的健康問題,以便更進一步照顧太空人的健康,而且對醫學研究也有幫助。 前年六月,法國和俄羅斯籍太空人,在國際太空站待了將近兩百天之後,順利返回地球,受到英雄式的歡迎。他們的身體一時無法適應地球的重力,必須坐著接受訪問,連舉起手機接受馬克宏總統電話祝賀,都感到艱難。這是太空任務中常見的健康問題,因為太空人在無重力狀態下待久了,肌肉用得少,會出現退化。為了克服問題,美國太空總署NASA上禮拜,把45隻老鼠送上太空進行實驗,當中包括一般普通老鼠,以及基因改造過的超級肌肉老鼠。 康乃狄克大學傑克森醫學實驗室李世真教授表示:「超級肌肉鼠跟一般鼠完全一樣,除了他們欠缺一種基因,也就是編碼肌生長抑制素的基因。肌生長抑制素是種血液中的蛋白質,像是一種荷爾蒙,通常作用在限制肌肉生長。」 研發超級肌肉鼠的李教授,從上個世紀九零年代就開始專注在相關的研究,成果不但有助於維護太空人健康,對於老年人肌少症,以及某些肌肉流失疾病的治療,也有幫助。 抵達國際太空站後,老鼠被分為三組,第一組是完全正常不服藥的普通鼠,第二組是兩倍肌肉量的超級鼠,第三組也是普通老鼠,但給予一種實驗性藥物,用來阻斷肌生長抑制素的作用,看是否能在無重力環境中,持續促進肌肉生長。過去的太空任務也曾經把老鼠送上太空實驗,先前的影片顯示,上太空十天後,老鼠漸漸發現自己身輕如燕,在籠子裡出現漂浮旋轉追逐的逗趣畫面。而這次太空老鼠的實驗結果,將在明年一月結束任務返回地球之後,由專家開始進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