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域醫院門診減量 首季查出6醫院疑作假

為了推動分級醫療,健保署從去年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必須減量2%。否則超過部分,健保將不給予給付。沒想到健保署最新稽核發現,今年第一季有六家醫院疑似作假,申報不實而達標,共遭核扣1.16億元。其中北市聯醫就占了5千5百萬,不過北市聯醫下午出面喊冤,認為是為了服務多科就醫民眾,診察費都自行吸收,會和健保署再溝通。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說:「做假帳這個對我們來講,太沉重了。」

為了澄清沒有作假帳牟利,北市聯醫總院長黃勝堅週三下午親上火線,他表示對於看診多科的民眾,只收一次診察費260元,其餘診察費都自行吸收。沒想到卻遭健保署認定,門診減量作假,申報不實。黃勝堅表示,「我們跟健保署的溝通沒有做得很好,這個我們要去努力,讓我最難過的是,其實是對醫院的同仁打擊是非常大的。」

為了推動分級醫療,健保署從去年七月起,要求區域級以上醫院門診減量2%。若未達標,超過部分將不給予給付,結果健保署稽核發現,北市聯醫今年第一季「診察費為0」異常件數高達3萬2千多件,比去年同期成長64倍。而且這些案件所做的檢驗、檢查及部分負擔等項目,還是有向健保署申報,明顯蓄意規避門診減量政策,因此將核扣追回5千5百萬元。

1576064325g.jpg


健保署醫管組長李純馥表示,「正常會為零的案件,我們都排掉以後,它還是有成長,所以這裡面可能隱含有一些是,可能有給藥或等等,可是它沒有報診察費。」醫改會發言人朱顯光說:「如果不是齊頭式的要求減2%的門診量,我們也聽到很多醫界會在反映,有些醫院它達標,其實它就是留的,可能還是他們覺得好處理的輕症的病人。」

健保署強調,未來會持續將大數據分析結果,提供給各醫院院長參考,以加強自我管理。而除了北市聯醫之外,還有五家醫院也有類似情況,這六家醫院第一季,總共被健保核扣1.16億元,但健保署不願透漏是那些醫院。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