調查:牙槽矯正患者 大部份有蛀齒.牙周病問題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臺北醫學大學上新的調查發見講,去揣齒科醫師佇咧喙內鬥弓仔,欲將牙槽矯正予正遮的患者,真濟攏是另外有蛀齒的問題。調查的結果嘛會當看出,有袂少人因為喙齒無整齊會自卑,甚至予人欺負。目前衛生福利部已經委託臺北醫學大學編一本手冊,宣傳牙槽矯正較正確的觀念。


近年來牙齒整形蔚為風潮,台北醫學大學最新研究發現,大部分需要齒顎矯正的患者,除了因為外觀因素,也常合併有蛀牙、牙周病等健康問題,若沒有及時介入治療,恐怕有咬合不正、咀嚼功能障礙,影響發音學習,甚至消化道系統等問題。

==北醫大口腔學院院長 鄭信忠==
咬合異常沒有辦法正常吃東西
例如前面開咬 沒辦法咬東西
那這些人就需要做矯正

醫師表示,所謂齒顎矯正是藉由一些矯正器,搭配金屬矯正線,施予合宜的生理機械力量系統,將牙齒在三度空間中、移動到預定的位置,不僅可調節顏面骨生長,也可同步塑造牙根周邊的齒槽骨;此外,調查也發現,中小學生在學校遭霸凌,常見原因就是身體特徵,尤其是暴牙跟戽斗,嚴重影響人際社交。

==北醫大口腔學院院長 鄭信忠==
因為牙齒引起外觀的問題
讓所謂的人際關係
或者社交關係產生障礙

衛福部強調,除非是車禍造成齒列不正,健保會給予部分給付,一般齒顎矯正都屬於自費,例如全口矯正行情、約10萬到20萬,而為了讓民眾了解正確矯正觀念,特地委託北醫大編撰「齒顎矯正治療參考指引」,治療前最好跟醫師充分溝通,以減少醫病之間的糾紛。

記者 賴淑敏 蔣龍祥 台北報導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