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發鋰電池的3位學者 得著諾貝爾化學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年諾貝爾化學獎,由研究出「鋰電池」的美國物理學家古迪納夫Goodenough、英國化學家的惠廷厄姆Whittingham,閣有和日本的化學家吉野彰Yoshino Akira教授做伙得獎。美國的古迪納夫Goodenough教授,今年已經97歲囉,曷Yoshino Akira教授是日本第27个得著諾貝爾獎的專家。伊嘛回想講,鋰電池研究出來的時,有三冬攏無銷甲半粒出去,彼當陣的壓力,有影是真重。
日本時間九號傍晚,吉野彰與其他兩名學者共同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消息傳來,他所屬的化學大廠旭化成總社爆出歡呼,日本首相安倍晉三也來電祝賀.瑞典皇家科學院表示,吉野彰等三人研發的鋰離子電池,1991年量產後對人類生活起了革命性的影響,為行動電話和筆電等無線電子產品奠定了基礎,也用在電動車充電、儲存可再生能源,讓無化石燃料社會變得可能。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吉野彰==
今年鋰電池與環保相關問題
被選為得獎對象
我感到很高興
相信這對年輕研究人員是一大激勵
吉野先生 恭喜您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教授惠廷安,1970年代初期,為因應石油危機,開發出第一款功能性鋰離子電池,接下來的10年,美國德州奧斯丁大學古迪納夫教授,把電池的潛能翻了一倍,吉野彰則延續古迪納夫的研究成果,徹底消除電池中的金屬鋰,讓使用時更安全,三人共同得諾貝爾化學獎肯定.吉野彰表示,回首研發過程,經歷過產品賣不出去的挫折,身心備受壓力,幸運遇上資訊業革命改變命運.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 吉野彰==
老實說 開發後最初3年都賣不出去
到了1995年突然就有了銷路
因為win95上市 開啟IT革命
吉野彰說,鋰電池這種裝置類研究,一直都輪不到諾貝爾得獎機會,但他相信一定有這個可能性,沒想到今年時機就來了。他成為日本第27位諾貝爾獎得主,第八個化學獎得主,也是罕見出身產業界而非學界的得主.他認為,未來鋰電池應用在電動汽車等方面勢必會有更多進展,但對於新用途、新領域,必須進行技術改良,對於鋰電池還有很多的未知。
與吉野彰有師徒之情,共享諾貝爾化學獎的另一位得主,美國德州奧斯丁大學的古迪納夫教授,今年高齡97,成為諾貝爾史上最高齡的得獎者,他說氣候變遷來自使用石化燃料,這是對環境不永續的選擇,因此同樣認為使用鋰電池的電動汽車,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記者 施慧中 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