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竹市政府推動「一環二線三網」,打通外環道公道三路,規劃新闢自竹光路延伸至景觀大道,計畫徵收78戶。當地住戶發起自救會,今天到市府前陳情,認為安置土地與蓋房子應「先建後拆」,讓他們能有居住的地方。
手拿抗議標語,公道三新闢道路徵收戶,要求市府應該考量當地民眾居住權利,對拆遷戶主張「先建後拆」,隨後並一度想進入市長室,被警方攔下後,有住戶當場下跪。
實際來到被徵收的現場,當地住戶指出,他們在這裡已經居住3、40年,現在面臨拆除命運,感到無奈。
自救會代表林素月表示,「9月30號的時候,他們開甚麼協調會,根本就沒有協調嘛,就限我們10月7號要交證件,如果說沒有交的話,就沒有地。」
自救會成員黃朱淑美表示,「到底要不要先建後拆,然後那個建物的價值,要不要增加。就這樣,如果可以的話,我們就會同意。」
對於自救會的要求,市府回應,先建後拆除風險高,也會影響工程進度,不過會用租金補貼方式彌補拆遷戶損失。
新竹市工務處土木工程科科長葉時青,「給予一個拆遷補助費的,一個方式72萬。那大家可以把它想成是一個月兩萬三年,或者是一個月三萬兩年。讓大家有時間在安置基地把房子蓋好之後,可以再搬過去。」
對於拆遷戶的不同聲音,市府強調會再溝通。公道三新闢道路已推動28年,目前進入協議價購階段,將依時程推動公道三新闢道路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