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新聞,總要配咖啡
你加入會員
我請喝咖啡
3/28 前成為會員 + 留言分享臉書貼文
就有機會享用美味咖啡
24H直播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民眾經常使用的充電線和耳機,可能是塑膠材質,看守台灣協會檢測 ,發現高達85%的充電線品牌、以及近3成的耳機線品牌可能為PVC材質,使用時可能會有塑化劑,直接丟往焚化爐則會產生致癌物質。

市售充電線和耳機品牌琳瑯滿目,不過不管是大廠牌還是小品牌,可能都使用了PVC聚氯乙烯,對環境不友善。看守台灣協會檢測74個充電線品牌, 出現鹵素反應,其中外層包覆測出佔85%,內部絕緣層有37%。另外42個耳機品牌中則有29%測出,包括SONY跟Panasonic等大廠牌,顯示為PVC材質可能性極高。

1569390237d.jpg
1569390241c.jpg

看守台灣協會助理研究員陳威霖指出,「PVC本身會添加塑化劑,很容易溶出來,就是對我們(接觸)的影響,那在廢棄的時候,如果是當作一般垃圾,那在焚化廠燃燒會有戴奧辛,就是造成空氣汙染。」

看守台灣是以貝爾斯坦試驗方法,以燒紅的銅線接觸塑膠材質,再放用火燒,若出現綠色,顯示含有鹵素成分,九成機率是PVC。環團呼籲,PVC容器透過提高回收清除處理費率、成功減量,環保署應針對PVC線材,做一樣的管理。

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表示,「環保署把這些漏列的這些電子產品,包括充電線材還有耳機,納入公告應回收(項目),然後針對有使用PVC材質的這些電子產品,調高它的回收清除處理費率。」

看守台灣指出,一些廠商表示取得歐盟RoHs跟蘋果MFI的認證,但即便如此,還是驗出線材有鹵素反應,目前已有更環境友善的替代材質TPEs,希望業者改用,盡早淘汰PVC。


 

你加會員 我請咖啡

本網站使用 Cookie 技術提升體驗,詳見服務條款。繼續瀏覽即代表同意上述規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