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星大樓住戶 因重創感傷 嘆重建漫長


今天是921大地震20週年,台北市傷亡最慘重的東星大樓住戶說,20年來已逐漸走出悲情,只是想起漫長的重建往事,還是不免感到波折和悲傷。為了記取教訓,政府將每年的9月21號訂為國家防災日,內政部今年更出版專書,將地震救災和省思,透過紙本傳承經驗。

民國88年9月21號凌晨1點47分,南投縣集集發生芮氏規模7.3淺層地震,這驚天一動帶走2454人性命、5萬間房屋全倒、5萬3千多間房屋半倒,粉碎了許多人的家園,也是台灣人難以忘懷的集體記憶。民眾回想:「剛好在睡夢中,很多衣櫃、衣架、花瓶都倒掉了,其實滿震撼!(你幾歲?)我印象中好像十六、七歲。」

民眾張先生帶著念小學的兒子,在國家防災日活動布置的歷史迴廊裡面,教導下一代怎麼面對天災降臨。921改變我國對地震救災、和山坡地防治的重視,內政部將地震毀損紀錄和省思,出版成20週年紀念專書,傳承救災經驗。
 
台北市傷亡最慘重的東星大樓自救會長陳建華,如今已白了頭髮,而國賠訴訟案和重建前十年的顛沛流離日子,回憶起來還是波折、悲傷。陳建華說:「當時候我的母親、跟我最小的弟弟都在大樓往生。重建的路很緩慢、也很挫折、也很悲傷,中部有親戚有家也都去住再回來,是很辛苦的。」

921改變了受災戶的人生,陳建華說,他學會更珍惜生命,苦難已經過去。但他也期許國家不只是出版專書,對於建照、建築物平時就應嚴格把關。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