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部擬擴鬆綁碩學士班 熱門科系可望增額

因應就業市場變化,教育部打算從109學年放寬博士班三成、碩士班兩成、學士班一成的招生名額,可以由各校自主調控,審核後,就可以開始招生。

少子化影響,全台大專校院的學生人數,從99學年到107學年間,減少近10萬。但過去廣設研究所,曾導致「流浪博士」問題浮現,所以教育部從104學年開始,扣減15%的博士班招生名額,再給學校調控15%名額。結果到107學年,註冊率有所回升,因此研擬109學年,將調控機制擴及到研究所和學士班。

教育部高教司長朱俊彰表示,「108(學)年開始,博士班的三成名額都讓校長去做控管了,在109(學)年的部分,我們進一步把它擴展到碩士班有兩成名額、學士班有一成名額。」

教育部指出,過去校方想增減科系名額,很常因為科系的「自我保護主義」而難以實行,因此希望能給大學校長工具,針對招生情況和就業趨勢調控名額,例如工程、AI、資安等科系優先增額。

對於教育部的做法,有學校表示樂觀其成,但也坦言,招生名額被刪減的科系,可能會有反彈,未來將成為各校必須面對的考驗。

實踐大學校長陳振貴表示,「整體大方向,我認為是正確的。人文社會科學類領域事實上有不太好招,各個學校要在招生方面,自己去努力。」

台大教務長丁詩同表示,「如果有新的系所成立的時候,需要這個名額,我們才會來動用這個名額,不然的話,大部分時間還是會尊重系所的需求,讓他們不會因為說在這段時間比較冷門,就受到比較不好的待遇。」

台大也向教育部提出新的教學實驗方案,是建議「非熱門」科系,可以採取「當年度」缺額保留、流用給其他科系,等其他年度有人數回流之後,再繼續使用的措施,但目前還沒有獲得回應。教育部則提醒各校,觀光餐旅類禁止增額,醫師和教師類還是有總額管制,各校要將分配案送部審核之後,才可以招生。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