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金屬汙染限制十三層遺址當地發展

黃子杰 謝政霖 / 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1568430606m.jpg
 
被稱作台版「天空之城」的十三層遺址,昨晚中秋夜進行點燈。台電希望藉由公共藝術,推動文化資產,達到活化古蹟,並帶動地方觀光。當地民眾認為,政府有意推動觀光是好事;但30多年來,台電身為地主,卻消極管理,放任重金屬汙染當地環境。

十三層遺址在中秋夜正式點亮,之後每晚6點到9點都會點亮,台電希望能夠活化古蹟,帶動金九觀光,創造雙贏。不過,當地居民卻沒這麼樂觀。

山城美館館長林正文表示:「在發展觀光的同時,我們是不是要回到這個問題的原點?也就是土地汙染這件事情。台電30年來從來沒有正視這裡的土地汙染。那突然間要點燈了,然後才跟地方說,這個點燈是為了要振興地方的觀光。」

十三層遺址過去是新北市瑞芳最大的選礦場所。台電從民國76年成為地主,卻放任重金屬、空氣汙染周遭環境,一張又一張的照片顯示溪流石塊遭硫化物汙染,廢煙道含有大量的有毒物質。近期的土壤檢測,更是嚴重超標。

1568430600k.jpg

林正文說:「這裡的硫化物它超標是1萬倍;重金屬銅的含量是700倍。所以像這麼嚴重的汙染問題,我覺得才是最直接需要去面對的。」

遊客游先生認為:「在安全就是許可的狀況下,應該就是開放民眾進去參觀,能更接觸這些文化資產,應該會對來這邊的觀光客更有意義。」

林正文感歎台電僅用警示牌、圍籬牆隔離遊客,治標不治本,汙染源依舊沒處理。尤其,十三層遺址總共29公頃都被劃分為汙染控制場址,林正文指出,部分區域如果檢測合格,未來能否作為地方創生,帶動觀光產業?只不過,台電回應,現在談這言之過早。

台電發言人徐造華說:「我們透過公共藝術的方式,透過點燈這種靜態的活動,讓民眾能夠在比較一定的距離來看看整個十三層遺址。」

礙於法規限制,台電目前只能做初步的維護管理。但十三層遺址早已被文化部選定為世界遺產的潛力點,卻不見有關單位積極處理,也讓十三層遺址的重金屬汙染,宛如緊箍咒限制了當地發展。
 
1568430601j.jpg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