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達仁之子遵父遺願 積極推《尊嚴善終法》
陳淑敏 王德心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飽受胰臟癌所苦,去年遠赴瑞士、接受安樂死,而他的兒子傅俊豪今天以臉書直播、希望能透過提出「尊嚴善終法草案」、來推動安樂死合法化。而衛福部則強調目前國內已有「安寧緩和條例」,而今年六月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也已讓無法治癒的末期病人、植物人等病患,保有自主選擇醫療的權利。
知名體育主播傅達仁飽受胰臟癌所苦,去年六月在家人陪同下遠赴瑞士接受安樂死,由於傅達仁生前積極主張推動安樂死合法化,他的兒子傅俊豪決定依循父親的願望,周一中午與立法委員許毓仁對談,希望在國內推動《尊嚴善終法》。
中華安樂善終立法促進會理事長傅俊豪表示,「他喝下那杯藥之後三分鐘睡著,很平安很平安,完全不帶任何痛苦地離開我們,沒有任何遺憾,我們心裡也好過很多。」國民黨籍立法委員許毓仁也指出,「是要給病人一個選擇,我們是認為安寧緩和條例,它會讓情況可能變成無限期拖延,會加重病人跟病人家屬負擔。」
所謂《尊嚴善終法》,是針對醫學判定無法治癒的病人,由病人自願請求,在醫病共同決策下,由醫師終止生命。這其中包含病人「自願積極安樂死」及醫師「協助自殺」兩種行為。但如何判斷病人是否符合,都需要透過嚴謹的醫療程序。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回應,「所謂的安樂死,其實它涉及到醫師協助自殺,或者是加工死亡,涉及(違反)現在刑法的刑責。」
而我國現行有《安寧緩和醫療條例》,對於無法治癒的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急救,只提供舒緩疼痛的醫療照顧,而除了安寧醫療外,今年六月上路的病人自主權利法,則是針對末期病人、永久植物人、不可逆昏迷患者、重度失智者等五大類病患。當事人在清醒狀態可事先書面立約,表達拒絕醫療服務。

面臨死亡的不確定性,更重要的是如何積極陪伴、降低重症病人的痛苦,也提供身心靈的照護。安寧共同照護護理師周小姐說,「我們讓他可以平安地走完這最後一段路,我覺得這是安寧照護最大的目標,有時候是等不到盡頭,他也沒有我們想像中這麼快就會離開,這個過程可能會是比較難受的。」
由於涉及協助自殺,安寧醫學界普遍不支持透過「安樂死」結束病人生命。衛福部則表示,安樂死仍有醫療倫理爭議,需要更多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