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素養實驗小學 培養自我判斷解決問題

新北市第一所以公民素養為主的忠山實驗小學今天開學,不但要讓教室課堂就是公民議堂,也設有真人圖書館,邀請專家學者與學生近距離對話,希望讓孩子所學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還能靈活運用,自己解決問題。

課堂上圍成一個小圈圈,大家可以踴躍提問發言交換彼此的意見,這是新北市忠山實驗小學的公民素養課程,討論的主題就是博愛座到底能不能坐要不要讓坐。

忠山國小學生發表想法:「有些人受傷或不舒服,別人看不出來,他要別人禮讓座位別人也不一定會讓,這樣的話那個受傷的人很容易跌倒,很危險。」、「萬一真的沒位子的話,我可以先坐,然後等有需要的時候再讓給他就好了。」

位在淡水的忠山國小,108學年度剛轉型的實驗小學,學生作息改為8點半前到校即可,上課時間也與大部分小學不同,每堂課為80分鐘、休息30分鐘,一到六年級通通都是全天上課,也跳脫現有教育體制的課綱,除了國語、數學、自然是採用課本教學外,其餘就是美德、美學、行動力各個面向的公民素養課,從學校、擴大到地方、區域、國家,將相關議題融入課程中,孩子可透過討論一起腦力激盪,也設有真人圖書館課程,邀請各方專家學者與學生近距離對話。

忠山國小校長彭增龍表示:「我們認為孩子終究是要回到社會,因此在公民行動的部分,尤其是對社會關懷的部分應該要特別著墨,同時我們覺得說,將來的一個社會,孩子目前的一個學習是並不足以因應的,所以我們應該是要把素養部分提高。」

校方強調,素養是12年國教新課綱重要的關鍵字,未來學生學的不只是課本上的知識,更重要的就是透過知識加態度及技能,並自己判斷解決問題,而這也就是從小就得培養公民素養重要原因所在。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