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葉蘋婆行道樹開花惡臭 台中市民抗議
林健生 / 台中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中市有11處道路種了掌葉蘋婆作為行道樹,但花開時散發惡臭異味,浮根也破壞人行道舖面,引起居民陳情抗議,市府決定從梅川兩側優先移植,一併進行景觀改善。但學者認為,路樹引發的問題持續不斷,應該建立政策白皮書,考量適切性和原生樹種,才能解決問題。
來到台中市區的梅川東西路兩旁茂密的掌葉蘋婆,讓附近居民抱怨連連,直說實在帶來不少困擾。附近民眾表示:「親戚來的時候都會說你們這邊水溝好臭,實際上是樹的味道。」、「有時候會掉下來,地上那個果實都掉滿地,都會踩爛了。」
隨處一撿就是掌葉蘋婆的果莢,經過樹下隱約散發著異味,原來樹上的果實已經結了不少,尤其每到夏末秋初,是掌葉蘋婆的開花期,都會散發奇怪的味道,果實掉到車道上又有打滑的疑慮,民眾希望市府移除。台中市建設局新工處副處長白珏英則說:「針對有公安疑慮的部分,我們才會優先處理,針對有異味造成地方長期困擾的部分,我們會視狀況有改善計畫,會來做些移植。」
市府表示,目前統計台中市種植掌葉蘋婆,當成行道樹的有11處,數量估計1500多株,已經爭取中央前瞻經費來補助, 預計9月底,針對太靠近住家、影響生活的路樹優先移植。生態團體指出,台中市經常發生路樹對民眾生活和生態造成影響的情況,像是黑板樹容易摧折,榕樹容易有浮根的情況,顯示相關政策考量缺乏一致性。台灣山林復育協會理事長蔡志豪認為:「在地的,像我們台中淺山丘陵地裡面的樹木,我們全面的來做盤點,來進行綠化白皮書,綠化白皮書必須兼顧生物多樣性跟在地生態復育。」
學者認為,目前的行道樹種,大多考量流行和美觀,缺整體性的考量,應該建立一致性的政策白皮書。針對建議,市府表示,將設置景觀維護委員會,研究討論適合種植的行道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