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點外送員崛起 號稱有高薪、風險自己扛

綜合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宅經濟崛起,有不少民眾懶得出門買東西,導致有越來越多人願意投入外送員市場,甚至還有人秀出「月薪10萬」的薪資單,讓人羨慕。但這背後,卻是一個月要工作28天、每天跑41趟,才能換來的成果。而且外送員目前大部分屬於承攬,等於自己沒有額外投保的話,比較難享有公司提供的勞健保權益。

中午用餐時間到,台北東區街頭,時常能看見外送員身影,手機一響、立刻接單,騎車到店家取餐。「宅經濟」當道,不少民眾不愛出門購物,使得「餐點外送員」成為新興工作。而且,有些平台業者規範,只要年滿18歲、擁有機車駕照,就可以擔任外送員,門檻不算高,網路上更流傳,有外送員的月收入高達10萬,更讓人趨之若鶩。但這10萬元,可是連續工作28天、平均一天跑41趟的成果。

1566908165q.jpg

25歲李先生,今年4月開始,兼差當外送員,一天跑12小時以上,能賺兩、三千元,但車禍、違規等風險都得自己承擔。他說:「有一次在忠孝東路剛好接到單,然後在後面反方向,那是T字路口,我就好吧,我就偷偷違規紅燈迴轉,然後就被抓到了。罰了1800塊,那天就跑白工。」

因為單比較兩大業者FoodPanda和UberEats,一個是每單70-120元,一個60元,碰到雨天或完成一定趟數之後,還有獎金等制度,所以有些人為了多賺點錢,工時再長再怎麼冒險,都能願意接。

1566908171r.jpg
 
餐點外送員小雨說:「以前比較好賺,那可能你要送一個月可能要送到三百多單、四百多單,這個區間的單才能算是一單110塊或120塊。」餐點外送員簡先生說:「他們都是衝來衝去的,什麼雙黃線什麼逆向各種都來。」

想為自己加薪,沒有想像中容易,除了要拉長工時、承擔車禍違規等風險之外,還因為大多數都屬於「承攬」人員,所以自己沒有額外投保的話,很難享有公司提供的勞健保,如何兼顧經濟收入和勞動權益保障,還有待業者和相關單位權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