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殼蝸牛運動30週年 青年居仍然大不易

今天是無殼蝸牛運動三十周年,民間團體今天舉行記者會,認為台灣青年長久以來薪水低,房價太貴,房租超過月薪三分之一,要求要重視青年居住的國安問題。

年輕人揹著沉重的蝸牛殼步伐沉重,蝸牛殼上貼滿青年貧窮、購屋無望,象徵台灣青年居住大不易。826是無殼蝸牛運動30週年,1989年,一群國小老師號召萬人夜宿忠孝東路,由小市民發起抗議高房價的運動,民團指出三十年後,房價所得比不斷攀升來到15倍,年輕人的薪資停滯,居住問題更加險峻。

崔媽媽基金會執行長呂秉怡指出:「房價所得比幾乎從8倍竄升到15倍,但是薪資還跟1989年幾乎是平行停滯的狀況。」

民團認為租屋市場惡劣也是年輕人遇到的問題。29歲的廖先生已經對買房不抱期待,光是租房子的房租就超過月薪三分之一。社會住宅推動聯盟研究員廖庭輝說:「沒有到一萬塊以上是不會有比較好的品質,從22歲到40歲這18年都要租屋,卻沒有好的價格好的品質、好的選擇。」

根據內政部統計2017年全台空屋量,全國高達86萬戶,雙北、高雄等六都就佔了54萬。此外,學生住宿也出現問題,高教工會統計,2017年大學宿舍缺額高達26萬,近五成學生沒有學校宿舍可以住。

民團強調,雖然政府推動社會住宅政策,但是高房價、高房租到宿舍不足,青年居住已經是國安問題,要求政府要改革房產稅制,杜絕炒作。社會住宅推動聯盟召集人彭揚凱表示:「青年當代的青年居住問題視為一個國安問題,這整個問題會導致台灣出生率跟未來勞動率結構產生非常嚴重的問題。」

民團提出房價合理化,租屋健全化,盼政府提出具體政策方案,將邀請政黨代表公開對話。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