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艾吉迪為例,湖岸距離以前的位置有兩公里遠。從1980年代起,隨著湖岸線的消退,鹽層曝露出來,許多地方凹陷、出現好幾千個坑洞,對露營地、農場、住家、渡假中心以及道路安全造成影響。
以座落在死海北岸的利都飯店為例,1960與70年代曾是熱門的觀光地點,遊客在那裡一邊品酒用餐、一邊欣賞岸邊捲起的浪花,但隨著時間的推進,水越離越遠,利都迫不得已在1980年代關門歇業,如今只剩下廢墟。

艾吉迪居民沙夏爾說,「這裡曾經像天堂一樣,環顧四周,你可以看出這原本是遊客露營區,曾經非常、非常有活力,綠意盎然的花園,很多觀光客來這裡待在這裡,很多以色列人都還記得他們來這裡渡假的地方。看看這裡有多糟糕,我們甚至不能靠近去整理,我們不能清除或是把任何東西移走,因為有坍塌或是跌入坑洞的危險」。
死海位在以色列、約旦和巴勒斯坦交界,唯一流入的水源來自約旦河,流出的途徑靠蒸發。約旦河原本每年給死海帶入13億立方公尺的水量,目前只剩下四分之一,讓死海的總面績縮水了595平方公里。1980年死海的水位是海平面以下400公尺的位置,但現在又向下推進了將近30公尺,專家指出約旦河為了農業灌溉築壩截流,以及大量抽水獲取礦物是主要的罪魁禍首。
希伯來大學地質學教授史坦表示,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前,站在這裡,當時的水位是海平面以下400公尺,而今天水位是在海平面以下435公尺,死海消退了超過30公尺,這個消退主要是人為活動有關,或是與這些區域人的活動有關,同時主要也是因為約旦河築壩。
專家估計死海水位還將繼續下探100公尺,最終來到海平面以下530公尺的位置,屆時死海的水會因為鹽份太高而難以蒸發,那將會讓水位穩定。如此一來,今天岸邊的這些建築將成為未來造訪的遊客,用來緬懷死海昔日樣貌的座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