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坦堡位斷層帶 面臨規模7以上強震威脅

土耳其第一大城伊斯坦堡斷層帶,1999年引發兩波芮氏規模7以上強震,造成近18,000人死亡。20年過去,儘管學術界、工程界不斷提出警告,政府還是對民間違章建築大開方便之門。專家擔心,一旦強震來襲,這些有問題的房子會使伊斯坦堡住宅區淪為超級大墳場。

橫跨歐亞兩大洲的伊斯坦堡是土耳其的商業金融中心,也是全球觀光客的最愛之一。有科學家提出警告,這片分割歐亞兩洲的馬摩拉海底地殼能量持續累積,隨時可能引發芮氏規模7以上地震。

1999年8月17日凌晨,位在伊斯坦堡東邊約100公里的伊茲密特傳出芮氏規模7.6強震,事後統計死亡人數超過17,000人,傷者接近50,000人。三個月後,同樣位在伊斯坦堡周邊的迪茲傑發生規模7.2地震,800多人死亡、5,000人受傷。

德國海洋研究專家今年七月發表研究結果指出,穿越伊斯坦堡的北安納托利亞斷層已經在海底累積足夠能量,隨時可能引發規模7.1到7.4強震。北安納托利亞斷層是土耳其所屬安納托利亞板塊和歐亞板塊的交界,是歷史上地震頻繁的地區。進入20世紀以來,這個斷層帶上所發生芮氏規模7以上地震達十多次,離目前最近的是1999年接連兩起地震。科學擔心,災難即將降臨。

土耳其地震科學家蘇庫魯厄索伊表示,「1999年我們估計30年後會有大地震,今天已經是20年了,還有10年。聽起來像紙上談兵,但確是如此。因為我們了解伊斯坦堡的地震史。」

儘管學術界、工程界不斷呼籲,土耳其政府與民間似乎反其道而行。為討好選民,政府對民間違章建築大開方便之門,只要繳納一定數額稅負,屋主房子可以就地合法。政府為此賺進折合新台幣930億收入,但專家擔心這些有問題的房子無法面對7以上強震,這些住宅區恐淪為超級大墳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