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表示,血液裡的血清素是一個神經傳導物質比較低,或者是有貧血的狀況,如果有過敏的小朋友,他有這個過動症的傾向就比較大,越多的過敏性疾病時,他的風險就越大。
研究發現,如果一名學童有兩種以上過敏症狀,罹患過動症風險是一般學童2-3倍,如果是貧血等4項風險因子數值都異常的話,那罹病機率是6-7倍。進一步分析,過動症學童的蔬菜、水果、蛋白質攝取偏低,偏好高糖、高油類食物,尤其加工食品常見的「無機磷酸鹽」攝取量也偏高。
中研院生醫所特聘研究員潘文涵說,患者血液裡的無機磷酸鹽很高,大概是ADHD研究裡面首度有這樣的一個發現,甜飲料還有各種加工食品,甚至生鮮肉類,如果要讓它看起來飽滿都可能有經過無機磷酸鹽的處理。
病例研究也顯示,62%過動症學童患有鼻炎、鼻過敏,比一般學童高出近兩成。學者認為,多食用蔬菜、全穀類等抗發炎、營養豐富食物,避免燒烤、高油高糖食品,有助於改善過敏症狀之外,也有機會能控制小朋友過動症狀,後續將持續研究,期許未來能找到預防、診斷和治療過動症的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