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部舉辦座談 討論罷工預告期可行性


因應航空業今年發生二起罷工事件,勞動部日前邀集相關團體討論罷工預告期可行性。對此全國航空總工會表示,相關調解勞資爭議的法令不夠,應先檢討勞動三法。

今年上半年,華航機師長榮空服員接連發起罷工,交通部表態支持罷工預告期,避免損害旅客權益,勞動部也召開座談蒐集意見。

全國航空總工會表示,相較鄰近的國家,韓國2015年一年就發生105次罷工,當年日本也有39次罷工事件,德國則有一千多件,反觀台灣2019年上半年兩次罷工事件,這意味台灣的對勞工的罷工權已經相當限縮。

全國航空業總工會祕書陳景瑄表示,「台灣的發起罷工,其實是非常罕見的,那這原因是什麼?其實都是因為台灣的法規,對於工會、對於罷工有非常多的限制。」

勞團認為,若是立法規定罷工預告期,將使勞工連最後對抗雇主的手段都沒有,呼籲應該先檢視包括團體協約法,勞資爭議處理法,和工會法,勞團認為以工會法為例,籌組工會的門檻就該檢討。

宜蘭縣產業總工會理事長呂學民表示,「明明他就是五十多人的公司,結果他就把它分成兩家公司,這樣分開,就不到30人(可籌組工會)門檻。修法的時候必須要降低這個門檻。」

勞團表示,工會法就已經限縮勞工組工會,導致台灣工會籌組率只有7.6%,勞動部應先檢視勞動三法,從源頭保障勞工權益,就能避免勞工走上罷工。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