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販物流用塑膠包膜 常黏雜質影響回收


量販店和物流業者在運輸過程當中,使用大量的塑膠包膜,但因為上面有標籤、膠帶等雜質,會影響業者回收再利用的意願。在環保署的媒合之下,現在家樂福的塑膠包膜不進入回收場,而是直接交給業者再利用。

家樂福的工作人員,將包在食品紙箱外的PE塑膠包膜拆除,這些東西過去與其牠垃圾混雜丟掉,再加上包膜上有標籤、膠帶等其他雜質,就算回收後,也會因為材質複雜,不好再利用,環保署決定與家樂福合作,讓丟棄的包膜直接送往工廠處理。

家樂福發言人蘇小真,「標籤我們就必須先跟我們的夥伴研究,怎麼把標籤去除,那的確花時間。那包含另外把這樣子的膠膜另外放置,的確是變得更複雜。」

前端透過人力、與花時間處理,讓包膜雜質更少,才能提高廢塑膠的再利用率,業者坦言,雖然現有技術,已經可以更進一步去除雜質,但是還是很怕混雜到其他材質,像混到聚氯乙烯PVC,原料就會毀於一旦。

塑膠企業公司董事長鍾清鈐表示,「一噸的PE,只要有一公斤的PVC,我們整個原料就沒用了。像我們複合材質,我們就把它當作垃圾分類,這個就是當垃圾了。」

去年針對國內是否要開放進口洋垃圾、作為產業用料,引發汙染環境的質疑聲浪,業者指出,其實國內有大量廢塑膠,卻因材質不單純,後端不敢收來再利用,只好進口又遠又貴的國外原料,若能循這模式,擴大回收材質單純的廢塑膠,應可解決國內的去化問題,更能製成原料外銷、賺取外匯,不過目前光一家量販店的回收包膜,佔全數量販店總用量、仍不到1%。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