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天炎天赤日頭,佇外口作穡的人愛細膩莫著痧,勞動部推出熱危害指標網站,欲予各位頭家參考。若講著敢有傷熱毋免作穡的高溫假 ? 勞動部表示,社會有無仝的意見閣愛評估。 邁入七月夏季,這一周台灣連日高溫,氣象局也對台北發出黃燈、花東發出橙色高溫燈號,台北市周二最高溫飆破36度。炙熱的天氣下,建築工地的工人忙進忙出,搬運重物也要小心嚴防中暑、熱衰竭。 ==工地人員== 喝水啊 然後會加話梅啊 鹽巴啊 增加身體的鉀離子啊 就是比較不容易脫水 透過勞動部推出的熱危害APP,看到週二的熱指數已經達到第三級危險等級,提醒雇主避免讓勞工從事戶外作業,更應提供遮陽休息區,採取降溫作業。根據職安法規,符合高溫工作場所,每日連續工作不得超過6小時,重體力勞動者,休息時間每小時至少20分鐘,雇主也應該供應飲用水及食鹽。 ==工程代表 關中孚== 我們在工地檢查的結果 (熱)預警的行動資訊提供的訊息 我們會在每天 每天中午 都會進行工程上(熱指數測量) 至於討論多時的高溫假,到底可不可行?勞動部表示,社會歧見多,目前難以達到共識,須審慎評估。 ==勞動部長 許銘春== 用(高溫)假這個概念來談 似乎是沒有辦法界定 重點我們是認為說 如何避險這個是比較重要的 ==聲音來源:台灣職業安全健康連線執行長 黃怡翎== 要有一個有效的通報 (勞動安全檢查)沒有執行呢 沒有執行的過程要怎麼辦 有時候是一個瞬間的(熱傷害) 職安團體認為,職安法規應該加強熱傷害的通報機制,並且對高溫的勞工類型有更細的分類。公衛學者莊弘毅則也提醒,高溫工作者每日要補充3000cc水分,若遇到中暑患者已失去意識,一定要馬上送醫,否則會有生命危險。 記者 陳淑敏 謝其文 台北報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