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美機構認證僅2.1%通過 監委認衛福部有疏失
賴淑敏 莊志成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近年國內醫美診所增加速度快,醫美糾紛同樣逐年增加。根據監察院最新調查,衛福部六年以來委由醫策會進行醫美認證,只有27家通過,比例2.1%,監委認為衛福部有疏失。
陳醫師是某醫美診所負責人,多年前曾申請美容醫學認證,但因一次認證費用高達15萬且效期只有3年,來店的消費者大多靠口碑行銷,對於認證標章不見得了解,因此後來就不再加入了。
醫美診所負責人陳美齡表示,「大部分的診所都沒有,消費者也不會覺得說你通過醫學美容評鑑有什麼好處,所以這相對就會影響診所的意願。」
近年來國內醫美診所雨後春筍般快速增加,一年產值超過一千億元。不過根據監察院最新調查發現,衛福部102年起委請醫策會推動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到今年5月底全台1,300多家醫美機構通過認證的只有27家,占2.1%,其中醫院有21家、診所有6家,若以診所總數一千多家換算,平均每200家有1家通過認證,認證機制形同虛設。

陳醫師是某醫美診所負責人,多年前曾申請美容醫學認證,但因一次認證費用高達15萬且效期只有3年,來店的消費者大多靠口碑行銷,對於認證標章不見得了解,因此後來就不再加入了。
醫美診所負責人陳美齡表示,「大部分的診所都沒有,消費者也不會覺得說你通過醫學美容評鑑有什麼好處,所以這相對就會影響診所的意願。」
近年來國內醫美診所雨後春筍般快速增加,一年產值超過一千億元。不過根據監察院最新調查發現,衛福部102年起委請醫策會推動美容醫學品質認證,到今年5月底全台1,300多家醫美機構通過認證的只有27家,占2.1%,其中醫院有21家、診所有6家,若以診所總數一千多家換算,平均每200家有1家通過認證,認證機制形同虛設。

監察委員張武修認為,「好的醫療院所執行的比例有在做,可是有一部分沒有經過認證,那你就沒有辦法給消費者一個好的保證。」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明,「去年9月6號就發布了特管辦法,有一些高風險的美容醫學手術就納入了特管辦法裡頭,這是一個強制性的規定,違反的時候是有相關的處分。」
監察院建議衛福部應積極輔導業者進行認證,實際提升從事美容醫學業務醫師的專業訓練,並不定期進行查核檢討,多向民眾宣導美容醫學正確觀念,以保障民眾醫療權益。
衛福部醫事司長石崇良說明,「去年9月6號就發布了特管辦法,有一些高風險的美容醫學手術就納入了特管辦法裡頭,這是一個強制性的規定,違反的時候是有相關的處分。」
監察院建議衛福部應積極輔導業者進行認證,實際提升從事美容醫學業務醫師的專業訓練,並不定期進行查核檢討,多向民眾宣導美容醫學正確觀念,以保障民眾醫療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