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關皮草養殖場 2025全數走入歷史

北歐國家挪威因為氣候寒冷、是重要的「皮草」生產地點和消費市場,但是在保育團體多年來的大力遊說之下,挪威當局已經決定跟進英國和荷蘭等國家、立法禁止生產皮草,預訂在2025年之前,所有現存的「皮草農場」將會全部走進歷史。

今年39歲的挪威農夫-奧森,一如往常地走進他飼養水貂的農場,巡視檢查6000多隻水貂的生長與健康情況。不過,在不久的將來,這樣的畫面可能就會從這個佔全球貂皮和狐毛生產量百分之一的北歐國家消失,因為挪威的國會已經準備在這個月立法通過禁止興建皮草農場,而其他已經存在的毛皮動物養殖場,也預計在2025年年初全數拆除。不少農夫對未來生計,感到憂心忡忡。

挪威農夫奧森說,「這佔我總收入很大一部分,沒有皮草農場的話,我很難只靠其他農務過活。」

雖然培育皮草只是奧森的副業,但卻是他七成的收入來源,由此可見皮草產業在當地的高昂獲利。然而,農夫的呼喊聲終究敵不過近年來高漲的抵制皮草浪潮,在動保團體經年累月的推動下,挪威加入英國和荷蘭等國禁止生產皮草的行列,勢在必行。而這些長到六個月大就會被拿去宰殺、皮毛做成冬季大衣的水貂,也將因此逃過一劫。

動保團體人士馬丁森表示,「這是挪威動物福利的巨大勝利,這也體現了動物關懷比起純粹金錢或商業利益來得重要。」

目前,挪威政府已經規畫用5億挪威克朗,也就是新台幣18億元,讓這些繁殖場退場。而其中五分之一的經費,將用於協助仰賴皮草收入過活的農民謀生。但許多農夫表示,儘管預算聽起來很多,可是卻無法彌補一整個產業的消失,還有人質疑政府並未禁止進口跟販賣皮草,相當匪夷所思。再加上當地肉類動物養殖業早就生產過剩,他們的轉型選項屈指可數。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