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反擊貿易戰 發布經貿磋商白皮書

(圖/美聯社)
 
最近,美國對中國祭出懲罰性關稅,中國也開始回擊,不僅宣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也同步對美國600億美金的商品,課25%的關稅,同時早上10點,中國國務院發布白皮書,再次聲明中國在貿易戰立場。

上午10點,中國國務院召開記者會,發布「關於中美經貿磋商的中方立場」白皮書,全文約8000多字,中方指控美國,多輪談判下來,大部分內容達成共識,但每次搞砸,都是美國背信。中國對抗美國貿易戰強勢表態。不過,財經學者分析,美國仍握有主導權,貿易戰中國仍屈居下風。

台經院景氣預測中心副主任邱達生表示,「會比較有殺傷力的,應該是農產品的部份啦,中國是主要的一個供給方,那麼美國是需求市場,所以報復措施是相當有限的。」

六月一日起,美國已對中國二千億美元商品課徵25%關稅,而中國也對美國600億美元產品實施報復措施,在同日生效,稅率介於10%到25%,小部分商品維持稅率5%。有學者認為,台灣部份產業將受連帶衝擊,尤其資通訊產業。

中經院WTO及RTA中心研究員杜巧霞指出,「擴及到一些黑名單的廠商,台灣是會受到最嚴重影響的,資通訊產業是會受到影響的。」

工總常務理事何語表示,「台商現在是都有雙重規劃,移回台灣的話,我就變成走美國的經濟體系,我留在大陸的工廠,就走大陸的經濟體系。」

國內產業表示,其實台灣企業早有因應措施。不過,中國日前宣布將建立「不可靠實體清單」,企業一旦被列入,將很難再與中國企業做生意,其中中國官媒更點名谷歌、微軟、高通、英特爾及日本東芝等企業,很可能面臨被列入清單中,而這些企業都與台灣供應鏈有合作關係,是否造成連帶衝擊,經濟部表示將密切關注評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