躺在平台上懶懶不想動的阿彪,是非洲獅跟孟加拉虎異種交配生下的獅虎,基因缺損導致牠脊椎變形,左後腳無法彎曲,不良於行,但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順利讓牠存活將近9年。另一隻白手長臂猿阿祿,從雨林被盜獵走私來台,關了18年的小鐵籠才被送到屏科大,現在看到飼養員就會撒嬌。
牠們都是中心首度推出的動物大使,總共13隻,希望號召民眾捐款,因為中心運作26年,野生動物超過1,500隻,但政府補助從10年前開始減少,運作越來越困難。
屏科大野生動物收容中心主任裴家騏指出,「我們非常堅持動物照養的福利,跟動物的對於牠的環境的安排跟配置,我們都非常地堅持,所以是一個很大的負擔,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很希望有社會力能夠加入。」
台灣目前從北到南有六個配合政府成立的野生動物收容中心,包括台北市立動物園、中興大學、特生中心、成功大學、屏科大和海生館,收容動物各有不同,但政府總補助經費,從2006年的2.81億元,幾乎年年減少,今年再加上海洋類生物經費由海洋委員會負責,只剩三千一百多萬元,各中心都要自行設法補足財源。
林務局保育組科長林曉華表示,「像動物園或是特生中心,我們也都是鼓勵這些。有一些愛心人士覺得他們有些動物希望(協助)用放生的方式,(我們)都希望轉介。」
林務局強調,為減少各中心負擔,目前傾向國內救傷的復原後盡量野放,其它來源的動物則會多多整合社會愛心,持續妥善照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