爭議20年 「淡北道路」案環評 正反雙方攻防


新北市淡北道路爭議二十年,在今年三月中送入環評大會審查,正反意見表達熱烈。會議相隔一個多月之後續審,開發單位、新北市長侯友宜重申,除了改善交通之外,這條道路還可以帶動產業發展,但有環評委員表達質疑。最後投票表決,贊成和反對通過的意見都沒有過半,最後決議退回專案小組再審。

這次環評大會不再讓民眾發表意見,直接由開發單位新北市府,針對環評委員提問回應與報告,而新北市長侯友宜再次出席會議,重申淡北道路開發的必要性。

侯友宜表示,「不單只是一個救命平安的道路,它是帶動了整個區域的發展,還有一個產業鏈。」

新北市府強調,這地區每個月需要719次災害搶救與救護通行,而道路容量無法應付現行需求,不足四成七,造成壅塞已成常態,但環評委員認為,為何一定要蓋成四車道,不能縮減成兩車道嗎?

環評委員 李克聰說,「如果縮小的話,第一個成本可以降低了,環境衝擊也降低了,交通改善說不定沒有四個車道那麼好,但是也可以在接受的範圍。」

也有環評委員質疑,報告針對空汙評估宣稱無明顯增量,這有誤導之嫌,更有環評委員口出重話,認為開發單位漠視文化資產的保護。

環評委員 劉益昌說,「我很清楚地講是答非所問,也不必避重就輕啦,因為對文化資產的影響是非常嚴重。」

由於正反意見皆有,最後由環評委員投票表決,其中五票支持有附帶條件通過,五票認為應退回專案小組,皆未過半,為避爭議,大會決議案件退回專案小組再審,爭議二十年的淡北道路能不能開發,還是沒有答案。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