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位降不停 巴拿馬運河限制貨輪乘載量
黃韻玲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圖/美聯社)
一艘艘滿載的大貨輪,跟往常一樣,緩慢行駛在加通湖上,但其實上頭的貨櫃不是必須減少,就是非得變輕不可,在水位最佳時,通過當地的船隻吃水深度上限,可達15.2公尺,但受到聖嬰現象影響導致加通湖水位持續降低,從四月初開始,運河管理局便通知客戶調降吃水深度上限,新型巴拿馬型貨船降為13.41公尺,月底還要再調降0.33公尺,這已經是近來第四度調整。
運河管理局環境與水資源部門副主管 維加斯表示,「巴拿馬運河地的低水位,是因為已經有四五個月的降雨量幾乎都是零。」
運河管理局是根據船隻的承載量跟所裝載的貨櫃比例收取費用,裝得少,當然就賺得少;2015到2016年的聖嬰現象,便減少4000萬美元的營收;此外,這項調整限令還衝擊到附近村莊所仰賴海洋支流河水道的旅遊業。根據巴拿馬史密森熱帶研究院的報告,巴拿馬遭遇最強風暴10個有9個發生在過去20年間,也在2014到2016年間,遇到最乾旱的紀錄,乾旱的原因來自反覆的聖嬰現象,太平洋海水溫度上升,導致某些地區的乾旱或淹水情況加劇。
史密森熱帶研究院氣候監控計畫主持人 帕通表示,「我們看到現在的天候模式是過去130年所未見的,例如這些嚴重乾旱以及巨大風暴等情況。」
加通湖是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湖泊之一,面積436平方公里,這個季節的水位,比往年同期低了1.4公尺。2016年,巴拿馬為了容納更多貨船通過,耗資數十億美元將運河擴寬,只是現在不但派不上用場,還得為了對抗極端氣候所帶來的影響,祭出船隻吃水位限制。至於何時才能補進充沛的水量,只能指望五月下旬或六月中旬的雨季來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