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露是一種長在森林樹下土壤裡可食用的真菌,台東縣太麻里山區去年傳出挖到松露。23號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人員,來到太麻里林業樣區生長八十年的印度栲樹下,從2、3公分的土壤底下,就挖到三顆圓球形黑黑的松露,如果不是聞到它特有的香氣,可能會被當成土塊丟掉。
林試所助理研究員 林介融說:「有一點偏向土壤跟樹葉的那種清香味。」
發現松露民眾 楊貴平說:「當初我太太第一個挖的時候還以為是土塊擱在旁邊。」
這幾顆松露已過了每年二月的最佳採收期,外觀不太理想,不過專家說,比對過全世界松露的DNA,太麻里發現的是新品種還沒有正式命名。
真菌專家 張東柱表示,「我們尤其這個地方發現,這個松露是台灣特有種,目前在其他地方是沒看過。」
松露要在冷涼潮濕無污染、偏鹼性土壤的環境才適合生長,農委會林業試驗所研究團隊,近十年來到過台灣很多高山地區,都分別挖到白松露和黑松露,但台東太麻里挖到的黑松露,海拔不到3百公尺,未來有開發林下經濟的價值。
林試所副研究員 傅春旭說:「所以我們有獨特的氣味跟香氣,那就跟世界貿易的松露去做區隔。」
松露是高經濟食材,一公斤重的松露,依照品質不同價位從數萬元到數十萬元不等。林試所研究團隊,目前用散石灰來改良土壤,進行還未命名的太麻里黑松露生長實驗,希望找出適合生長的環境,用人工大量培育台灣松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