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南日治時期「壽陸橋」 網路發起連署保留

溫正衡 / 台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南四維地下道上方的「壽陸橋」,建於日治時期,但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有不少民眾擔心可能被拆除,在網路發起完整保留壽陸橋重啟文資審議的連署行動。

台南北門民族路口的四維地下道,車來車往是台南重要的地下道之一,但地下道上方的壽陸橋建於1930年,更是跨越水道的交通基礎設施,也是台灣最早期的立體化交通基礎建設之一;但隨著鐵路地下化工程即將進行,台南民間擔心這座橋被拆除,在網路上發起保留連署。

文史工作者 王子碩說:「早期很少見的這種,立體的這種交通設施,然後你又發現一路演變到現在,走最新的自強號,還是走在那個橋上面,我覺得這種文化意象,是無法取代的。」

民間更在網路上貼出約1970年代時期的老照片,引起網友共鳴,對此,台南市文資處表示,今年1月23號經建築、結構等相關領域專家學者組成的專案小組會勘審查結果,壽陸橋未位達到指定登錄為文化資產標準,不過民間有聲音要保留,文資處也建議,未來的管理機關將壽陸橋納入工程景觀設計中給予保存活化。

台南文化資產處長 林喬彬表示,「這個壽陸橋,是位在未來所謂的,鐵道東移之後的一個綠廊帶上頭,這部分後續我們這邊要跟鐵道局,市府工務局保持密切的聯繫,基本上我們文資處這邊,會來協助讓壽陸橋,雖然沒有文資身分,希望能夠得到一個最大的保存。」

文化資產處進一步指出,未來文資處也會主動參與討論提供意見,讓未能有文資身分的老建物,也能夠獲得最大的保存。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