盧安達屠殺25週年 80萬圖西族人喪命

(圖/美聯社)
 
25年前的4月7號,東非國家盧安達發生了種族大屠殺。當時由胡圖族所領導的政府軍,在一百天之內殺害80萬名圖西族人,幾乎造成種族滅絕。而在7號的悼念儀式當中,現任總統強調不會遺忘歷史,但要學習寬恕。至於當年被指控有訓練民兵,而扮演幫凶角色的法國,也有意將4月7號訂為全國紀念日。

盧安達總統卡加米,與歐盟執委會主席容克等人,7號在盧安達首都吉佳利,共同點燃紀念之火,悼念25年前在種族大屠殺中無辜喪命的百姓。1994年的4月6號,盧安達時任總統海比里馬納,所乘坐的飛機遭擊落身亡 ,胡圖族領導的政府軍,將罪過歸咎於少數族群圖西族,隨即對圖西族大開殺戒。結果在百日屠殺中,導致約80萬人死亡,7成5的圖西族人口慘遭滅絕。

盧安達總統 卡加米說:「這樣的歷史將不會重演,這是我們堅定的承諾,我們每一天都在學習寬恕,不過我們不會遺忘。」

卡加米發表紀念演說時強調捍衛和平的決心,絕不會讓歷史重演。他更在公元兩千年就透過立法,要求已被定罪的屠殺嫌犯,向受害家屬道歉請求原諒,就能減刑出獄。雖然多年來,盧安達政府致力彌平內戰的分歧,希望促進族群和解,不過每年四月一到,受害者家屬仍舊難以撫平失去親人的傷痛,即使是內戰後才出生的年輕人,也無法和歷史切割。

23歲的盧安達人民 穆林吉拉表示,「那是個痛苦的記憶,很多盧安達家庭決定最好的辦法就是讓它過去,不過這並非容易的事。」

而在法國巴黎,也有盧安達僑民發起紀念遊行。法國遭指控在大屠殺期間,對參與屠殺的胡圖族民兵提供軍事訓練,巴黎當局雖然否認,但總統馬克宏已下令進行調查,同時計畫將4月7號訂為盧安達大屠殺國家紀念日。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