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前3大自殺主因:憂鬱症、感情、家庭

自殺防治中心公布,自殺成了現代青少年的第二大死亡主因。2017年有超過六千名青少年自殺通報。其中憂鬱症、感情因素與家庭問題,是前三大自殺的主要原因。但精神科醫師也提醒,憂鬱症原因複雜,建議父母不宜用高壓管教。

日前一名國中生沉迷玩網路遊戲,疑似不滿父母沒收遊戲,釀成悲劇發生,自殺成了青少年的第二大主要死亡原因。.自殺防治中心公布,2017年有6千352名,15到24歲的青少年自殺通報,其中193人自殺身亡。

自殺防治中心主任李明濱表示,「每兩天在台灣地區就有一個青少年自殺身亡,他沉迷在手機遊戲,他難過講因為沒有朋友,我跟朋友溝通不好、被朋友霸凌,百分之八十他有情緒壓力,而轉到遊戲。」

自殺防治協會指出, 青少年自殺主要誘因前三名分別為,憂鬱症佔四成 ,感情因素占三成,家庭問題占將近兩成一 。李明濱也提醒手機網路成癮、藥物濫用也是青少年常見到的問題,青少年處於敏感、衝動階段,但家長的管教方式也要留意。

李明濱說,「搶手機是很簡單的事情,但對青少年來講,是很大的一個傷害。因為青少年他要成長、他要獨立、他有他的自尊。」
 
自殺防治協會指出,青少年正在練習獨立階段,不適合用高壓管教方式,恐怕更引發小孩的激烈反應。

嘉南療養院副院長歐陽文貞表示,「偶爾他只是到了輔導諮商中心,這樣一個地方都會遭受到家長拒絕,甚至小孩子也會很猶豫要踏進去那個地方。」

精神科醫師也指出,精神病的汙名化,也讓家長排斥讓小孩接受心理輔導資源,錯過發現孩子的憂鬱徵兆,建議自殺防治應該全面深入校園心理輔導機制,家長也要多留意小孩的心理狀況。

1553580289y.jpg
 

2022杭州亞運 台灣百金之路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