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汽油價格持續凍漲,反觀國際油價則是持續飆漲,中油無奈表示,因為受限「亞洲鄰國最低價」的油價計算公式限制,汽油價格鎖住不調漲,至於柴油已連漲3週,每公升再調漲0.4元,累積漲幅達1.3元。國際油價大漲,中油無法反映成本,從春節凍漲以來,累計虧損已達4.3億。
中油發言人 方振仁表示,「在機制裡面,有關亞鄰最低價的部分,還是要維持在最低的一個水平,因此汽油的部分不調漲,那麼柴油的部分每公升調漲0.4元。」
不只中油虧損,台電近期營收表現更差,受國際燃料價格走揚影響,1月財報公布虧損64億,累計虧損金額高達1107億。台電表示,因為改用天然氣,導致發電成本墊高,再加上去年只有3月電價漲3%,無法反映成本。
台電發言人 徐造華表示,「在冬季的時候,我們必須有些限煤的措施,所以必須透過燃氣機組的調度,那增加燃氣機組的調度,勢必整個的燃料成本也會相對提高。」
台電虧損擴大,電價漲不漲引發爭議,電價費率審議委員表示,國際燃料成本高低是主要考量因素之一,不過漲電價是否會衝擊物價,也會一併納入考量。
電價費率審議委員會委員 雷立芬表示,「完全是從成本面來考量,物價的影響,事實上也是部分委員心中的一個衡量指標。」
3月中下旬將召開電價費率審議會,屆時電價是否調漲就會定案,審議委員表示,如果調漲上限最高3%。學者分析,羊毛出在羊身上,成本無法反映,國營事業自行吸收,但錢全來自納稅人,油、電價格不漲,其實成本還是民眾吸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