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馬遜機器人10萬大軍 出貨效率倍增
施慧中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生產線上機器人崛起,未必會扼殺人力工作機會,美國電商龍頭亞馬遜,在全球自動倉儲引進十萬具機器人,大幅減少出貨時間,人力則轉移到更需要判斷力的工作,增加獲利,也創造新的工作機會,還說目前已是機器人的黃金時代。
走進亞馬遜去年九月在紐約史塔登島啟用的機器人物流中心,橘色機器人載著背上黃色塔狀的檢貨車,運輸動線密密麻麻卻不會相撞,有如一段和諧的芭蕾舞。區域中的管理者伯納德,手持平板電腦,身穿科技背心,上面的感應器讓機器人能辨識自己,因此隨時可以安全的走進機器人區域,撿取掉落的貨品,或更換電池,控制重設貨車移動也只需一個按鈕。
亞馬遜機器人首席技術專家 布萊迪表示,「我們的出貨速度以前要超過一天,在我們的機器人中心現在不到一個小時,透過我們的物流機器人系統,我們在同樣的足跡下可儲存更多貨物,今天正是機器人的黃金時代。」
身為電子商業龍頭,亞馬遜早在2012年收購了物流機器人公司Kiva,如今各地的自動化倉儲,總共已經使用十萬具機器人,且都是自己公司在美國本土麻州生產。機器負責粗重搬運體力活,人類則透過螢幕跟掃描儀負責裝載貨品,把同樣客戶的貨品配對,裝箱等等。史塔登島的貨倉目前雇用兩千人,亞馬遜引進自動化以來,不但沒有裁員,業績長紅還為他們創造了30萬個新工作機會,把全球亞馬遜員工總數推升到64萬人。
布萊迪說,「我認為好萊塢描繪的機器人是好故事,但機器人與自動化扼殺工作機會,只是個迷思而已,機器人與自動化事實上會創造工作機會。」
不過並非所有人都認同這樣的理論,亞馬遜原定在紐約成立的新總部,已經因為居民抗爭而取消,亞馬遜員工在多地籌組工會的努力也被駁回,進一步助長外界批評。專家表示,協作機器人最終取代人力是難以避免的,比方說亞馬遜出貨最後階段的包裝,但也可能創造出新型態的工作機會,只是預測消失的工作,遠比預測新興的工作要來得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