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師工會要求停招外籍機師 勞資無共識
黃立偉 張國樑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今天華航的勞資協商,在「保障本國籍機師工作權」上陷入僵局,機師工會主張暫停招募外籍正機師,並且逐年遞減至5%,不過華航表示,聘僱方式一切依民航法規定,強調外籍機師具備一定飛行資歷,不僅可縮短訓練時間,緊急人力調度上幫助很大,雙方沒有共識。
模擬飛行、轉機型訓練,這是澳洲飛行訓練學校,也是國內航空公司培訓機師,主要飛行訓練機構之一。航發協會表示,多數航空公司為與國際法規接軌,多會送往澳洲、美國飛行訓練學校培訓,因為一名正機師養成不易。
航發協會執行長 廖玲惠表示,「因為台灣的這個,並沒有很好的飛行訓練環境,所以都是航空公司自己要出資本來培訓機師,那麼所以運用外籍機師的話,我會減少到前兩年或三年的這個訓練,還有等待他成熟的這些訓練成本。」
航空公司會聘僱外籍正機師,因為飛行資歷豐富,可縮短訓練時間。這次機師工會主張暫緩招聘外籍機師,而且要逐年降至5%,但華航回應,一切依民航法規,培訓一名國籍機師,可招聘三位外籍機師, 除了可縮短訓練時間以外,在緊急人力調度上幫助很大。
長榮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 黃泰林表示,「來自多元國籍的話,對整個飛航技術的提升,或者是整個公司的一個企業文化,我想是這個是比較正面性的,畢竟他是一個國際性的企業。」
目前華航外籍機師約130名,總機師人數占比約一成,至於長榮,外籍機師約280名,占比超過兩成,反觀阿聯酋航空、 新加坡航空,因國情不同,採全額開放,聘僱外籍機師並沒有限制。
華航外籍機師表示,「日本(航空公司)也有規定,國外當機師飛行執照必須更換,去美國當機師一樣需換照。」
有學者認為,多元管道晉用國際人才,才不會限縮華航營運彈性,但也有學者主張應優先聘用國人,再考慮外籍機師,才符合就業服務法第42條,保障國民工作權的精神。
模擬飛行、轉機型訓練,這是澳洲飛行訓練學校,也是國內航空公司培訓機師,主要飛行訓練機構之一。航發協會表示,多數航空公司為與國際法規接軌,多會送往澳洲、美國飛行訓練學校培訓,因為一名正機師養成不易。
航發協會執行長 廖玲惠表示,「因為台灣的這個,並沒有很好的飛行訓練環境,所以都是航空公司自己要出資本來培訓機師,那麼所以運用外籍機師的話,我會減少到前兩年或三年的這個訓練,還有等待他成熟的這些訓練成本。」
航空公司會聘僱外籍正機師,因為飛行資歷豐富,可縮短訓練時間。這次機師工會主張暫緩招聘外籍機師,而且要逐年降至5%,但華航回應,一切依民航法規,培訓一名國籍機師,可招聘三位外籍機師, 除了可縮短訓練時間以外,在緊急人力調度上幫助很大。
長榮大學航運管理學系教授 黃泰林表示,「來自多元國籍的話,對整個飛航技術的提升,或者是整個公司的一個企業文化,我想是這個是比較正面性的,畢竟他是一個國際性的企業。」
目前華航外籍機師約130名,總機師人數占比約一成,至於長榮,外籍機師約280名,占比超過兩成,反觀阿聯酋航空、 新加坡航空,因國情不同,採全額開放,聘僱外籍機師並沒有限制。
華航外籍機師表示,「日本(航空公司)也有規定,國外當機師飛行執照必須更換,去美國當機師一樣需換照。」
有學者認為,多元管道晉用國際人才,才不會限縮華航營運彈性,但也有學者主張應優先聘用國人,再考慮外籍機師,才符合就業服務法第42條,保障國民工作權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