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眷村福利中心轉變 大觀社區走過60餘年

位在板橋的大觀社區建於民國45年,前身是全台第一個眷村「婦聯一村」所設置的福利中心。民國52年,婦聯一村因颱風來襲遭受重創而遷往別處,但福利中心的住戶在無人聞問的情況下選擇原地重建屋舍,一直承襲到今日。

大觀社區六十年來是許多弱勢城鄉移民的棲身場所,但因為國有土地政策的轉變,當地居民成為「惡意侵佔戶」;這樣的生存空間不僅被官員冷漠以對,現在更得面臨強制遷離的命運。

大觀社區居民 戚王員說:「叫你搬、這裡要拆,那你要去哪?我是說那我去住大路邊,後來想想不對,應該住公園才有水、有廁所。」

在法院宣布強制拆除大觀社區後,社區居民就一直強烈反彈,原因在於多數居民年事已高,搬家和重新找房都是難題。

大觀社區居民 董信雄表示,「我是沒有辦法,兒女他們有房子,我自己沒有房子,我都很慘啦。」

在大觀社區裡有許多居民在這裡成長、生活,即便困難重重,他們仍不願放棄一直以來的家。居民透過歌聲抒發心中的焦慮,也慰勞彼此一年來的辛勞。面對隨時可能被拆遷的家園,居民們真的沒有悲觀的本錢。

 

專題|土耳其百年震殤 「鬆餅式坍塌」為何釀禍?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