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4月因為台大校長遴選爭議而請辭的教育部長潘文忠,再度執掌教育部長一職,雖然這回上任,不用再處理台大案,但國教新課綱今年上路、大專校院轉型退場等議題,都是燙手山芋。
潘文忠於去(2018)年四月辭職後曾表示,「我不是脾氣好啦,我有不好的脾氣,但是做為一個教育工作者,一定要相信一件事,教育就是不斷的對話。」
相信教育就是「不斷對話」,前教育部長潘文忠卻因為台大校長遴選爭議,去年4月14日請辭獲准。事隔275天,又因為新閣揆蘇貞昌徵詢回鍋。原先被媒體詢問時才說,教育應該一棒接一棒,現在棒子又回到自己手中。
全教總理事長張旭政表示,「對於108課綱,在審議期間,(潘文忠)他也都是親身參與,另外在先前前導的一個工作上也都做得不錯,所以他如果回鍋,對108課綱的落實,這個應該是會有加分作用。」
全教總認為,國小教師出身的潘文忠,舉凡實驗教育、托育公共化、偏鄉學校發展條例等「國教」相關的法案推動,都有一定熟悉度,新課綱今年八月上路,能否快速上手才是重點。但潘文忠這次回鍋,最棘手的,依舊在「高教」議題。
張旭政指出,「(當初)離職的時候,其實台大校長遴選案並沒有解決,這也讓外界對他的果決能力產生質疑跟不信任。」
高教工會辦公室主任陳書涵也表示,「要待審的這個高教退場轉型條例,我們也認為他應該要儘速的去修正裡面讓私校董事會可以繼續持有校產,不讓校產回歸公共,這樣子的法條的修正,我們認為都是他立即可以去處理的。」
教團指出,少子化衝擊大專招生,學校轉型、退場的相關規劃,卻還沒有通過立法,再加上大學校長遴選制度瑕疵、學用落差、人才出走等問題,新部長團隊難題依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