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擊假訊息 學者籲加重網路平台責任
李曉儒 邱福財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行政院在日前宣布,要利用修法來打擊假訊息。有學者呼籲,政府應該加重大型網路平台業者的責任和透明度,至於打擊網路假訊息,有民間機構設計了查核工具,設計LINE的聊天機器人,提供民眾判別訊息真偽。
從駐日外交官蘇啟誠輕生案件,到韓國瑜在選前一天爆出酒駕記錄,或燕子颱風外交部捐5千萬給日本等,網路訊息一時真假難辨,若不查明,都會危害民主社會,早在行政院大動作宣布打擊假訊息之前,已有民間機構,設計查核工具,對抗假訊息。
通訊軟體LINE擁有全台85%市佔率,也是訊息傳遞主要管道之一,Cofacts就設計LINE平台聊天機器人,只要加入好友,把想查證的訊息在cofacts送出,機器人就會透過網民自發性提供的資料庫,回覆使用者,協助判斷訊息真偽,為訊息"識讀"先把關。
「COFACTS真的假的」共同發起人 比鄰提到,「我們用機器人的方式,它可能更自動化、更即時性;你不管在,你不會有時效性的限制,也不會說可能我要確定這個人有空,我才可以去詢問他,那我可能半夜想到這件事情,我就可以問機器人。」
政府制定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傳出要求網路平台業者先對審查訊息,並在短時間移除假訊息,被視為有侵害言論自由之虞,但學者引用德國案例,認為加重大型平台業者責任,才是國際趨勢。
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權研究所副教授 江雅綺認為,「造成言論自由管制的疑慮,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重點是,讓這些數位平台它可以被課責、它可以更透明、它可以被監督。」
NCC法律事務處副處長 黃文哲提到,「你不要說你是爆料公社,好像很偉大;你不要說你是沃草就非常偉大;重要的是說如果假設,你所提供的是錯誤的訊息,你沒有做好自律,其實你還是會被網友唾棄。」
台權會呼籲,政府修法應先和外界充分溝通,避免造成寒蟬效應,合理制定平台業者對假訊息責任,但也應避免為履行責任,損害到使用者言論自由。
從駐日外交官蘇啟誠輕生案件,到韓國瑜在選前一天爆出酒駕記錄,或燕子颱風外交部捐5千萬給日本等,網路訊息一時真假難辨,若不查明,都會危害民主社會,早在行政院大動作宣布打擊假訊息之前,已有民間機構,設計查核工具,對抗假訊息。
通訊軟體LINE擁有全台85%市佔率,也是訊息傳遞主要管道之一,Cofacts就設計LINE平台聊天機器人,只要加入好友,把想查證的訊息在cofacts送出,機器人就會透過網民自發性提供的資料庫,回覆使用者,協助判斷訊息真偽,為訊息"識讀"先把關。
「COFACTS真的假的」共同發起人 比鄰提到,「我們用機器人的方式,它可能更自動化、更即時性;你不管在,你不會有時效性的限制,也不會說可能我要確定這個人有空,我才可以去詢問他,那我可能半夜想到這件事情,我就可以問機器人。」
政府制定數位通訊傳播法草案,傳出要求網路平台業者先對審查訊息,並在短時間移除假訊息,被視為有侵害言論自由之虞,但學者引用德國案例,認為加重大型平台業者責任,才是國際趨勢。
台北科技大學智財權研究所副教授 江雅綺認為,「造成言論自由管制的疑慮,其實還有一個更大的重點是,讓這些數位平台它可以被課責、它可以更透明、它可以被監督。」
NCC法律事務處副處長 黃文哲提到,「你不要說你是爆料公社,好像很偉大;你不要說你是沃草就非常偉大;重要的是說如果假設,你所提供的是錯誤的訊息,你沒有做好自律,其實你還是會被網友唾棄。」
台權會呼籲,政府修法應先和外界充分溝通,避免造成寒蟬效應,合理制定平台業者對假訊息責任,但也應避免為履行責任,損害到使用者言論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