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道養護事故頻傳 近10年奪逾40命

薛宜家 林志堅 / 新北市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國道養護施工,儘管都選在離峰時間,但仍頻傳事故,高公局將引進新系統,在施工後方的交通錐上,裝置感應器,一旦交通錐被撞,施工人員的手機同步警示,希望增加反應時間。

黑色轎車行駛在高速公路上,突然撞上停在路肩的工程警示車,站在工程車前的兩名清潔人員,直接被壓在工程車底下,其中一人傷重不治。國道施工人員冒高風險工作,101年到107年的上半年就發生25起死傷事故,負責養護的高公局,計畫引進「交通界圍預警系統」。

在交通錐上佈設感應器,萬一交通錐遭撞擊,施工人員的手機馬上會有警示音響起,依照當時車速不同,增加反應時間。

高公局交管組科長 徐福聲說:「90公里的車速去撞到我們這個前端的這些感測器的話,我們的工區的前端距離大概是有兩百公尺,所以大概可以提供8秒左右的預警時間。」

這套感應裝置需要發射訊號,廠商已向NCC申請頻段,傳送訊號時不會造成干擾。高公局表示,明年起會在國3中部國道先測試。

徐福聲表示,「國3中部路段它的交通量稍微比較低一點,這個車速也比較快,所以我們是認為說,那個地方來講的話可能就是用得上的機會或許稍微高一點。」

過去為了避免用路人不便、國道施工只封一個車道。高公局今年也修訂「施工交通管制守則」,要求施工廠商落實設置緩撞車與大型交通錐,未來新的交通界圍預警系統若是測試順利,將擴及國道全線施工使用。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