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院擬罰假訊息 跨國社群網站反對

行政院對假訊息嚴厲出招,研擬修法,卻引發社群網站平台業者組成聯盟發出公開信給行政院賴清德,要求撤回草案,政院表達,政府絕無信函所指有傷害言論自由情形。

網路平台愈來愈多元化,訊息流通速度也變快,為了防止未經查證的假訊息傳播,行政院長賴清德指示,要針對假訊息盤點法規,確立修法方向,但這也引發社群網站平台業者的關注,發函行政院,簡稱AIC的亞洲互聯網聯盟,由Amazon、Google、Facebook等公司組成,文中指出,政院曾於12月11日針對草案說明,但內容已經背離馬尼拉中介者責任原則,聯盟表示慎重關切,並要求行政院,向立法院提出撤回原案,重新進行審議,並事先透過充分,而且具實質意義的多方溝通,避免任意侵犯言論自由。

國民黨團副書記長 許毓仁說:「溝通不下三次,而且許多的平台業者極力的反彈,甚至於拒絕背書,但是因為他們出席了,都被認列為會議記錄,所以他們變成被同意這樣的狀況,所以大家是極力反對。」

國民黨團總召 江啟臣表示,「證明就是說,行政院做這些溝通的時候,為什麼溝通內容不能公開呢?不能公布呢?這個難道只有跟平台業者有關嗎?」

國民黨團更召開記者會,要求先公聽會再立法,江啟臣強調,不是反對防制假消息,但如果修法,將會造成爭議和訴訟不斷,上午行政院針對第一波「防制假訊息危害」修法,准予備查。

行政院發言人 Kolas Yotaka表示,「第一波修法的檢討作為,以全面修法多頭並進的方式填補現行法制規範的不足之處,而有關平台業者協力義務,必要時也要清楚說明,並沒有要課以其查證責任判斷是否為假訊息,其實是由法院做最後決定,不是平台業者。」

行政院發言人谷拉斯指出,今年我國已經發生多起因為假訊息而引發的紛擾,因此從法制面進行補強,遏止假訊息傳播,未來,也要與平台業者進行更多溝通,同時表示,法制面不足以完全解決假訊息的問題,更要加強,如何找到假訊息來源。

專題|改造地獄路 台灣行人路為何難行?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