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扇形車庫 盼引進民間資金商業開發
邱植培 彭煥羣 / 彰化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台灣目前唯一僅存的彰化扇形車庫,每年吸引超過30萬人次參觀,台鐵局規劃部分空間委外經營,不過第一次招標卻沒有人投標,台鐵將檢討權利金及相關條件,要進行第二次的招標作業。
火車頭慢慢從扇形車庫開進調車轉盤,這樣的畫面只會出現在彰化扇形車庫,它不但是台灣僅存,而且仍正常使用中,平常日就有不少遊客來參觀,台鐵規劃委外經營博物館商店及販賣部,不過第一次招標沒有人投標。
台鐵局長張政源表示,「這個流標之後,我們當然也會檢討相關的規範,那我們希望我們台鐵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純粹這個地方就是要服務,讓我們旅客呢,我們現場有多來自台灣各地的旅客,來到這邊能夠有更好的服務。」
台鐵表示,彰化扇形車庫至今已經有96年歷史,目前是彰化縣定古蹟,現在每年超過30萬參觀人次,所以除了鐵道文化的保存、展示,也希望結合地方產業、文化及觀光發展,不過彰化縣文化局建議,對於文化資產的規劃,台鐵應該跳脫傳統考量。
彰化縣文化局長周馥儀表示,「希望說台鐵可以去跳脫過去一直以收租的這種思維,然後只是想要去獲取利潤這樣子的想法,可以能夠積極的活化跟用更完善的方式,然後可以讓這些鐵道文化資產,不是只是變成營利的場所。」
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公關主任楊肇庭認為,「鐵路高架化這個議題,是否可以跟我們的扇形車庫做一個妥善的規劃,而不是為高架化而高架化,而犧牲了扇形車庫未來的展望。」
在地的鐵道文史團體則憂心,未來的彰化市鐵路高架化會壓縮扇形車庫的空間,這次在進行委外經營的規劃,也應該將高架化問題一併列入考量,認為台鐵可多參考國外鐵道博物館的做法,不應閉門造車。
火車頭慢慢從扇形車庫開進調車轉盤,這樣的畫面只會出現在彰化扇形車庫,它不但是台灣僅存,而且仍正常使用中,平常日就有不少遊客來參觀,台鐵規劃委外經營博物館商店及販賣部,不過第一次招標沒有人投標。
台鐵局長張政源表示,「這個流標之後,我們當然也會檢討相關的規範,那我們希望我們台鐵不是以營利為目的,純粹這個地方就是要服務,讓我們旅客呢,我們現場有多來自台灣各地的旅客,來到這邊能夠有更好的服務。」
台鐵表示,彰化扇形車庫至今已經有96年歷史,目前是彰化縣定古蹟,現在每年超過30萬參觀人次,所以除了鐵道文化的保存、展示,也希望結合地方產業、文化及觀光發展,不過彰化縣文化局建議,對於文化資產的規劃,台鐵應該跳脫傳統考量。
彰化縣文化局長周馥儀表示,「希望說台鐵可以去跳脫過去一直以收租的這種思維,然後只是想要去獲取利潤這樣子的想法,可以能夠積極的活化跟用更完善的方式,然後可以讓這些鐵道文化資產,不是只是變成營利的場所。」
半線鐵道文史工作室公關主任楊肇庭認為,「鐵路高架化這個議題,是否可以跟我們的扇形車庫做一個妥善的規劃,而不是為高架化而高架化,而犧牲了扇形車庫未來的展望。」
在地的鐵道文史團體則憂心,未來的彰化市鐵路高架化會壓縮扇形車庫的空間,這次在進行委外經營的規劃,也應該將高架化問題一併列入考量,認為台鐵可多參考國外鐵道博物館的做法,不應閉門造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