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奧會第3度發函 稱不干預台灣公投程序

曹晏郡 陳信隆 / 台北報導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東京奧運正名公投引發國際奧會高度重視,國際奧會16號第三度發函關心,表示不會干預台灣的公投程序,卻又同時提醒中華奧會和體育署,不要做出破壞1981年洛桑協議的舉動、以外力來干涉體育,否則會有被中止或撤回對該國奧會承認的可能。

國際奧會IOC,16號再度發函,這次署名給中華奧會主席林鴻道和體育署長高俊雄,表達對東奧正名公投的關心,更在信件中提醒,不要破壞1981年洛桑協議,以政治干預體育,否則將面臨「保護性措施」,包含中止或撤回對該國奧會的承認。

中華奧會秘書長 沈依婷說:「任何試圖對中華奧會過當施壓令其違反1981年洛桑協議,或進行違反國際奧會執委會,在5月2號3號所做的決議的行為,將被視為外界干預。」

針對東奧正名,國際奧會陸續在5月、10月、11月三度發函,最新內容是不會干預台灣公投,但也強調代表隊的名稱更改轄權,屬於國際奧會所有。對此,發起公投案的東奧正名小組強調,任何協議都存在「再議」空間,一切合法。

東奧台灣正名小組媒體與網路小組長 劉敬文表示,「我們改名是合情合法合理的,我們會依據程序,如果公投通過,我們的要求是政府依據程序,請中華奧會向國際奧會提出申請,申請會不會過,國際奧會憲章寫得很清楚,是由國際奧會有一個核准的權力。」

至於台灣選手的參賽權,正名小組表示不會受到影響,但中華奧會指出,並非如此。

東奧台灣正名小組媒體與網路小組長 劉敬文說:「我們是希望選手更有尊嚴的出去比賽,而且又不會影響權益(例獨立運動員),這是一個百利而無一害的一件事情。」

中華奧會秘書長 沈依婷則說:「(若無會籍)拿到參賽資格的選手他們能不能夠參賽,也是還要由國際運動總會以及國際奧會認定。」

中華奧會認為,以獨立運動員或是「難民隊」,都要經由國際奧會給予少數名額,但如果沒有會籍,連資格賽都無法出席。國際奧會11/30-12/1將在日本召開執委會,屆時正名議題是否會被討論,備受關注。

(11/19 晚間更新)
針對國際奧會來函,體育署長高俊雄19號沒有對外說明,由國際及兩岸運動組重申政府立場。

體育署國際及兩岸運動組長 許秀玲表示,「各國家奧會是擁有他們的獨立性及自主權的依法來辦理公投,仍須遵守國際奧會的相關規定。」

體育署強調,以保障中華奧會會籍和選手權益為優先考量,對公投目前不預設結果立場。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