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個候選人,角逐2018連江縣長,在人口不多的馬祖,最好的方式,就是挨家挨戶拜訪,搏感情,尤其是尋求連任的縣長劉增應,白天忙縣政,晚上忙拜票。
劉增應說:「整個縣政規劃藍圖,也把它規納成20條,我競選連任的政見,結合鄉親的力量繼續朝這個方向來邁進。」
而樹黨連江縣長候選人 蘇柏豪也提出自己的政見,「最主要著重在海洋保育方面,因為馬祖這兩年的漁業的捕獲量大概大降了百分之五十以上。」
2016年,蘇柏豪代表樹黨空降到馬祖選立委,雖然沒選上,卻持續蹲點,連福州話都能說上幾句,用一台機車當行動服務處,拉近與鄉親的距離。用心思融入當地的,還有這位,隻身到馬祖當公務員18年的朱秀珍,連江縣首位女性縣長候選人,要透過選戰,爭取話語權。
無黨籍連江縣長候選人 朱秀珍表示,「當我一談到水的時候馬上給我送懲戒,與其讓我隱匿不談這些事情,倒不如我跳出來,用我候選人的身分(來談)。」
無黨籍連江縣長候選人 魏耀乾則說:「談到了馬祖的醫療、教育的問題或者土地法規的問題,要讓它變成特區。」
2000年退出民進黨的魏耀乾,也在馬祖選過立委,他認為,馬祖要發展,不能單靠觀光,最重要的,是連結四鄉五島的交通,如何更便利,尤其是行政院樂觀其成的南北竿跨海大橋,成了選戰攻防焦點。
樹黨連江縣長候選人 蘇柏豪說:「我的主張是我們先夜航試試看,因為南北竿的交通,現在大概只到下午五點半就沒有船了。」
無黨籍連江縣長候選人 朱秀珍表示,「與其去現階段去談這個問題,我倒不如先去解決離島(交通)的問題。」
無黨籍連江縣長候選人 魏耀乾認為,「北竿機場應該擴大,可以用衛星導航起降,不是用目視的。」
上百億的預算,讓南北竿的往返縮短到5分鐘內,劉增應認為,如此才能更發揮馬祖地理位置的優勢。
國民黨連江縣長候選人 劉增應說:「透過南北竿大橋的一個連結,我們再做機場的改善,在未來我們很快在明年就會開闢新的琅岐航線,然後串連這個兩岸。」
馬祖與中國近在咫尺,力拚蛻變,成為兩岸重要樞紐,也是泛藍優勢選區,1993年開放民選以來,民進黨高掛免戰牌,由國親兩黨輪流執政,劉增應則是第三次參選,不過,今年戰況有別於以往,沒有同黨相爭,反而是熱鬧的四搶一,但劉增應基本盤相對穩固,接著就要看,挑戰者能否撼動,馬祖既有的選民結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