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醫院設真理之口 利用好奇心達消毒目的
陳詩童 / 編譯
發布時間:
更新時間:

日本有醫院,為了增加民眾進出醫院的消毒頻率,特地做了一個「真理之口」放消毒水,讓經過的民眾,忍不住把手放進去,達到消毒雙手的目的。而這樣的心理學,也能活用在其他地方。
走進醫院裡,大門玄關處,居然有一座「真理之口」的雕像,吸引民眾好奇觀看,有的人還把手放進去嘗試。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的附設醫院,為了增加進出民眾的消毒行動,院方特別設置了引人好奇的「真理之口」,讓過去只有200分之一的民眾消毒比例,增加10倍以上。
日媒報導,這是運用人的心理陷阱,醫院的新設備,引起人的好奇心,自然會去嘗試,進而增加消毒手指的人數。而校園內,為了讓學生實踐垃圾不落地,特地在垃圾桶上方,加裝籃球架籃框,讓學生把丟垃圾,當投籃玩樂,最後收集到的垃圾,比過往多1.6倍,也讓校園乾淨不少。
大阪大學研究所經濟學教授 松村真宏解釋,「被人說,請這樣做、請那樣做時,說實話通常讓人心情不怎麼好,這是為了讓大家不產生不愉快想法,又能解決問題。」
另外,還有這種能隨著人移動,畫像眼睛也跟著移動的感應式畫作,也有這種功能。
大阪大學研究所經濟學教授 松村真宏說:「當發現一直被某個人盯著時,人類就很難有作惡的行為。」
專家表示,生活中其實能廣泛使用心理陷阱學,像是將資料整理完,貼上由左到右的、由低到高的線條後,未來不論資料如何放置,都會讓人忍不住想恢復原狀等,協助整理工作快速做完。好好活用心理陷阱學,除了能讓生活增加樂趣,也能為實施的活動、政策,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
走進醫院裡,大門玄關處,居然有一座「真理之口」的雕像,吸引民眾好奇觀看,有的人還把手放進去嘗試。
日本大阪大學醫學部的附設醫院,為了增加進出民眾的消毒行動,院方特別設置了引人好奇的「真理之口」,讓過去只有200分之一的民眾消毒比例,增加10倍以上。
日媒報導,這是運用人的心理陷阱,醫院的新設備,引起人的好奇心,自然會去嘗試,進而增加消毒手指的人數。而校園內,為了讓學生實踐垃圾不落地,特地在垃圾桶上方,加裝籃球架籃框,讓學生把丟垃圾,當投籃玩樂,最後收集到的垃圾,比過往多1.6倍,也讓校園乾淨不少。
大阪大學研究所經濟學教授 松村真宏解釋,「被人說,請這樣做、請那樣做時,說實話通常讓人心情不怎麼好,這是為了讓大家不產生不愉快想法,又能解決問題。」
另外,還有這種能隨著人移動,畫像眼睛也跟著移動的感應式畫作,也有這種功能。
大阪大學研究所經濟學教授 松村真宏說:「當發現一直被某個人盯著時,人類就很難有作惡的行為。」
專家表示,生活中其實能廣泛使用心理陷阱學,像是將資料整理完,貼上由左到右的、由低到高的線條後,未來不論資料如何放置,都會讓人忍不住想恢復原狀等,協助整理工作快速做完。好好活用心理陷阱學,除了能讓生活增加樂趣,也能為實施的活動、政策,帶來意想不到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