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裡,攤販忙著拚經濟,菜市場裡的政治學最真,也最無奈。
攤販說:「期待六日,現在連六日也沒什麼人,都是一些遊客比較多。」
民眾消費力,小本生意最清楚,這次的選舉,要不要用選票來表達自己的態度,肉舖老闆搖搖頭,認為誰做都一樣。
攤販認為,「18%沒有了以後,大家都縮衣節食。」
對政治人物的冷感,某種程度也表現在選舉造勢場合上,不論藍綠,場子很熱鬧,但就像傳統的造勢活動,母雞帶小雞的熱度,也在選前六十天才開始發酵。
現任的民進黨台中市長林佳龍,拚的是選前空品不要太差,花博辦好,雖然與國民黨市長候選人盧秀燕民調互有消長,顯得老神在在。
林佳龍表示,「我們自己做的民調都穩定領先,我們有信心,因為對一個現任的市長來講,其實我也不需要太多競選的一些花招。」
國民黨的盧秀燕,打空汙,質疑舉辦花博的黑幕,民調隨著選舉日接近,一路攀升。
盧秀燕說:「我們的確面臨非常強大的行政資源跟不對稱的一個選舉,不過人民是站在我們這邊的,所以我無所懼。」
政治學者觀察,派系動員要糧要人,缺乏資源的國民黨盧秀燕,如果不能整合紅黑派,對選舉添加變數,而在林佳龍方面,四年前的青年選票,讓他大贏胡志強,這次少了以往的熱情,如果走出來投票的是軍公教票,也為這場選舉添變數。
國立中興大學國家政策與公共事務研究所教授 袁鶴齡分析,「因為年金改革對軍公教來講確實有產生相當大的一個損害,所以我覺得他們一定會用選票來表達他們最大的抗議,兩顆不定時的炸彈,一個是花博,那另外一個就是PM2.5的空汙的問題,所以他如果能夠順利的化解這兩顆不定時炸彈,也許對他的連任還是有一些幫助。」
親藍親綠的外部民調,龍燕兩人互有消長,學者分析,藍綠票倉變化不大,差的只是選民結構消長,這場選戰,綠打的是組織戰,國民黨打的是議題和民心思變。隨著選舉日逼近,綠拚不犯錯,藍拚選民對民進黨的期中考不信任投票。